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锦绣风华之第一农家女 >

第15章

锦绣风华之第一农家女-第15章

小说: 锦绣风华之第一农家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能生气,否则肚子里的孩子就会保不住,可是你娘……”

    “我娘在君家住不下去了,想要分出来单过,可是君家的人不同意,所以爹你为难,想让我帮你出个主意。”她接住了君正民的话茬。

    君正民一愣,顿了几秒才点点头:“嗯,是这样。”

    君媱不禁暗叹,这个爹还不算是真正的包子,至少还有可改造的余地,否则只一心的想着爹娘不顾妻子,君媱是绝对不会给他好脸色看的,毕竟她在这个时代是外来人,君家的那些人就算是和君媱有着血缘关系,却并不会让现在的君媱能产生任何的情绪,她从来都不是一个情绪外露的人,通常越是生气,她会笑的越灿烂。

    如今,她可是要真的不能看着不管,毕竟她是真心的觉得杨氏是个好的,而也在心里把她当成自己的亲娘看待。

    “爹,你的决定呢?是要留在君家,还是分出来单过?”她挑眉问道。

    君正民被问住了,说实话,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一方面心疼妻子,另一方面不忍心看着爹娘难过。

    没有听到他的回答,君媱敛眉,“爹,你都不知道该如何,我不过是个和君家毫无关系的人,就算有主意,也起不到任何作用的。”

    君正民听出了女儿声音的冷淡,心里不由得急了,忙抬起头,焦急的解释道:“媱儿,爹,爹不是这个意思,只是……”

    他着急,君媱却好似没看见,侧着身子,偶尔往灶膛里添柴火,锅里面做的花卷,看时间再过一会就要熟了。

    君正民看着君媱那不紧不慢的样子,抓不准她的意思,在一边只得心里干着急,却实在拿不定主意。

    “媱儿,你也别生爹的气,爹也知道,爹让你失望了,可是说的再不是,他们也是你的亲爷奶,我的爹娘啊,虽然这么多年有些不对心,可是养育之恩大于天啊,两者之间,如何取舍都会伤了一些人的心。爹,不忍心。”

    “那你就能看着娘跟着你受苦,你如何忍心?她可是从妙龄之年就将一辈子系在你的身上。”她有点恨铁不成钢的说道,说完看着君正民垂下的眼和攥紧的拳头,心里又是忍不住一叹。

    “爹知道,爹知道……”他低喃着。

    “我没有让你不要爷奶,不过就算是你们分出来,难不成就不赡养老人了吗?在我觉得并没有任何的矛盾,为什么你会如此难以取舍?就好比我,作为女儿也不可能永远陪在你们身边一辈子,以后早晚都是要离开的,能陪在自己身边的不是父母,更不是子女,而是厮守一生的另一半。”

    说完,不再和他说话,起身掀开锅盖,里面白花花的如同玫瑰花般的花卷,已经蒸熟,她走到一边的碗架上拿了一个油纸包,从锅子里拿出四个花卷包起来,然后装进布袋里,放在一边,又用竹篮装了四个拿去了里间。

    “爹,在这里吃点吧。”她说道。

    君正民抬头看着女儿,然后瞥见一边还冒着热气的布袋,眼眶不禁微微湿润,但是下一刻却好似有什么闪过,在对上君媱,不禁笑了。

    “媱儿,还是你说得对,不管走到哪里,只要心里装着老人,就是孝顺。”谁说儿子就一定要天天在老人面前转悠就是尽孝,有多少整天绕着老人的子女是为了吸干父母血液的。

    想到这里,君正民走上前,拿起布袋道:“媱儿,这是给你娘的吧?爹就带走了啊。”

    君媱不禁勾唇一笑,这个爹也并不是笨蛋么。

    “嗯,这里的瓦罐也带上,里面是我白天熬的大骨汤,凝固了的话,就舀出一些放在锅里热一热就能喝,给娘补一补。”说着,从灶台角落取来瓦罐,递给君正民。

    拿在手心里,感觉沉甸甸的,也让君正民的心,跟着好似被填满了。

    “唉,就放心吧,那我先回去了,你们吃饭吧。”说着拿着瓦罐和布袋就离开了。

 025,性格不合

    之后的事情,君媱并不想管,对于君家的事情,她是能不沾就不沾,否则难保会摘不干净。

    所以,君正民回去之后应该怎么解决分家的问题,她知道算静等消息,如果这个便宜爹连这么小的事情都解决不了,那么以后她的事情,他势必是帮不上什么忙。

    在这后面的两天,她每天清晨做好饭,然后带上水和干粮,就把两个小娃娃放在家里,她则是挎着篮子去往山里,继续采野蘑菇和木耳,每天都能弄上几十斤,而她之后还编了一个大点的篮子,每天不采到篮子放不下绝对不回来,木耳可以晒干了到时候用水浸泡之后照样食用,完全不用担心存放的问题,而这样也正好能够多赚点钱。

    她这几天算过了,要想重新盖房子,按照她脑海中的想法,大约需要最少二十两银子,这算是很多了,毕竟是青砖瓦房,如果是木头的倒是能便宜些,大约也就十两左右,不过不保暖。

    又到了五天一次的集市,君媱早上刚睁开眼,看着外面灰蒙蒙的还挂着星辰的夜色,伸了一个懒腰,准备穿衣服,谁想到身边的这两个小包子也赶忙睁开了眼。

    “娘亲,今天我们要去赶集的吗?”巧儿揉揉眼睛问道。

    君媱穿上衣服,看着她可爱的睡眼惺忪的样子,笑道:“是啊,今天也要赶集呢,娘亲要赚钱,咱们盖新房子住啊。”

    “盖大房子?”巧儿听完瞬间一双大眼瞪的更加圆溜溜,惊喜的看着君媱,下一刻就从被窝里钻出来,一头扎进君媱怀里,察觉到衣服上的凉意,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之后觉得好笑,忍不住在君媱怀里咯咯的笑个不停,“娘亲,巧儿要帮着娘亲赚钱,以后盖新房子。”

    “好,还是巧儿最乖了,不愧是娘亲的小宝贝。”她伸出手臂把女儿圈在怀里,那小小的软软的身子,即使隔着衣服,依旧让她心里一片柔软。

    无忧这边,他自己穿好衣服,然后翻身下了炕,走进灶间,开始点火烧水。

    其间,偶尔听到娘亲和妹妹的笑声不断传来,那张稚气十足的小脸上,都会忍不住荡漾出一抹可爱的笑。

    等三人收拾好,君媱挎着两个大篮子,领着两个孩子出了门。

    大槐树下,依旧人影稀疏,因为都是庄户人家,平时的口粮,蔬菜都是自己家种的,如果有想换点零花的就会趁着赶集的时候带到镇上卖掉,但是一般都会留着自己吃,毕竟谁的手里都没有难么多的余钱。

    看到君媱母子三人走过来,几个或坐或站的都看了她们仨一眼,暂停了言语。

    “君媱,来了啊,稍等一会,我爷爷很快就来了。”马氏看到君媱,笑着走到他们身边停下,笑着说道。

    “平安嫂子,没关系,反正天还早,我们不着急。”她不在意的说道。

    旁边的人看到马氏和君媱说话,都偷偷看几眼,有的看不过去,对马氏道:“平安媳妇啊,七叔咋回事?还在家吃饭呢?”

    马氏看向说话的人,笑着解释道:“田婶子啊,还不是我奶,不放心我爷,非要说是到了时间再出来,能暖和一会是一会。”

    听到马氏的话,说话的妇人就笑了,对着身边的一个妇人说道:“还是七婶知道心疼七叔,这么多年了,就没见两人红过脸,真是羡慕死人了。”

    说完这句话,周围的人都纷纷点头附和,然后那复杂的眼神,不要钱似的纷纷落在君媱身上。

    无忧和巧儿乖巧的站在君媱身边,不吵不闹,因为身上的是新棉花的棉衣,针脚密集,穿在身上贴身又保暖,两个小家伙也不觉得冷,两个小脑袋凑在一起,不知道在俏声说着什么,悉悉索索的如同两只可爱的小老鼠,让君媱看的不禁会心一笑。

    马氏站在一边,静静的看着君媱和她身边的两个孩子,前段时间见到这两个小娃子还干瘦枯黄,不过短短的五天,居然感觉好像变了似的,皮肤不再暗黄,显得格外的精神。君媱在泉水村,一直都是流言的中心,在家里她的婆婆教训小姑的时候,这个可怜的女人总会被当作典型,虽然她觉得她见到的君媱,并不如婆婆嘴里说的那么不堪,就冲着能忍受着那无数的流言蜚语生下两个孩子,就足以证明这个女子的与众不同。

    “媱儿,出来的挺早啊。”远处,君正民肩膀上挂着一个布袋走了过来。

    “外公!”两个孩子看到君正民,甜甜一笑叫道。

    “哎,乖。”君正民伸出手在两个孩子的头上摸了摸。

    “要去赶集?”君媱淡淡问道。

    “嗯,只是去溜溜,你娘说你今天定是要去镇上的,让我来帮帮你。”然后指着她脚边的两个竹篮道:“这些就是吧?”

    “嗯,我一个人可以的,你就自己去逛逛吧,等我忙完了,你可以在七叔公那里等我,我买些东西你好带回去给我娘补补身子。”她并不是客气,只是明明自己就能做的过来,也就不打算麻烦君正民了,其实在她心里,她对这个便宜爹真的没有多大的感情,可能就是觉得,性格不合吧,她说一不二雷厉风行,他优柔寡断瞻前顾后。

    谁知道君正民却摆手,“不用了,我也带的钱,等去镇上给你娘买点大骨炖一炖,前天晚上你娘说,你炖的骨头汤很好喝,还要抓几副安胎的药,你娘让我告诉你,她身体没多大的事了,让你放心。”

    君媱点点头,“不用和我客气,只有骨头并不行,我买点适合孕妇吃的。”

    “哎,那行,那就中午我在七叔那里等你。”君正民听到她的话,忙点点头,只要是对杨氏的身体有好处的,他都不会拒绝的,更何况君媱还是他们的女儿。

    父女俩在这里小声说这话,根本就不理会周围那些人各种各样的眼神,一直到有人说“车来了”,众人这才收拾起自己的东西,坐上了牛车,摇摇晃晃冲着青山镇的方向而去。

 026,死了

    等牛车一路摇摇晃晃抵达青山镇之后,时间也堪堪到了早上七点左右,远处金色的朝阳将整片无尽的绵延山脉,旷野,全部染上一层淡淡的金黄,如同仙境一般。

    君媱领着两个孩子下了车,回头对君正民道:“我带他们去吃早饭,你也去吧。”

    君正民摆摆手,说道:“我就算了,早上已经在家里吃过了,我先带着这篮子鸡蛋找个地方等卖掉,然后给你娘抓几服药。”

    “那好吧,等我忙完了就到这里找你。”

    “行,你带着他们方便?不行就让他们跟着我,反正卖鸡蛋也不是个繁琐活计。”君正民看着两个小外孙。

    “我不要,我要跟着娘亲。”巧儿一听,忙上前抓紧君媱的衣袖,崛起小嘴不高兴的看着君正民。

    看到她的样子,君正民也不勉强,毕竟小孩子嘛,都喜欢跟着到镇上到处逛逛,图个新鲜感,既然小家伙不愿意,他就笑着冲着娘三挥挥手,让他们走了。

    照例在徐大亮的早餐铺子里吃了油条,君媱吃饱之后和徐家嫂子聊了一会,就提着篮子领着两个孩子,冲着福运酒楼去了。

    刚走到酒楼门口,就见一个人冲出来,跑到君媱面前,笑道:“君娘子,你可来了,我们掌柜的可是等了好几天呢。”

    说着,就热情的招呼君媱进去,等给君媱让了座后,他赶忙冲进后院,去喊曹掌柜的去了。

    前后不过一两分钟的时间,就听见急促的脚步声,然后就是曹掌柜那爽朗利索的声音,透着一股中气十足的喜悦,“哎哟,君娘子你终于是来了,我整整等了三天,再不来我可是真的要到处去打听你家的地址了。”

    君媱站起身,笑道:“曹掌柜,庄户人家平时也不方便,所以就趁着这次赶集过来看看,问一下我上次送来的东西卖的是否紧俏,你这次是少买一点还是多要些。”

    曹如行忙招呼她坐下,然后抬手示意旁边的少年上茶,然后叮嘱他给两个小孩子上点点心,这才开口对君媱道:“自然是有多少要多少,说实话你上次送来的蘑菇和木耳,我只是卖掉了一半而已,余下的一般送到了京城东家手里,谁想到东家老太太很是喜欢,所以还要让我继续供应着,我是觉得这次你能否告诉我一个地址,既然君娘子来镇上不方便,我可以遣人去你家里收,不知君娘子意下如何?”

    君媱心里已经明白,木耳也蘑菇的销路绝对不会是问题,现在的问题就是她每次来镇上实在是不方便的很,所以既然曹掌柜说出这么一个一举两得的主意,她也就笑着同意了。

    “我觉得很好,就这样吧,我只能再继续供应一个月,这一个月你平均每三天去一趟,每趟我给你五十斤蘑菇,五十斤木耳,之后就会因为季节的问题,这两种野味也就断了,想要就只能等到明年了。”她解释着。

    曹如行边听边点头,等她说完,微忖道:“君娘子,不知你这两种野味,是否只供应我们福运酒楼?”

    君媱挑眉,淡淡道:“自然!”

    似乎是察觉到了君媱的疏离,曹如行却并不显尴尬,“君娘子别介意,毕竟都是为了双赢,曹某问的有点不合适,请见谅。”

    “无妨!”君媱点点头,依旧简单明了,然后指指身边的两个布袋和一个大竹篮道:“这些你先过秤吧,之后每三天去一趟,我就住在泉水村,在村头的那间茅草屋,不用进村就会看到。”

    “好!”曹如行点头,笑道:“有了君娘子这句话,曹某就和君娘子做下这个长期的买卖。”

    之后曹如行对站在他旁边的少年道:“青云,带着君娘子的这些山货进去过秤。”

    “是,掌柜的。”青云笑着上前一把提起面前的东西,转身去了后厨。

    曹如行悠闲的喝着茶水,偶尔还会看着面前的两个小家伙几眼,他们两个很明显比上次见到的时候圆润了一点,虽然那个小丫头的头发还是枯黄,脸色却好了很多。

    “君娘子,这种事情怎么不让当家的出来?”他有点好奇了。

    谁知道君媱眼皮都不抬,轻启朱唇道:“男人死了。”

    曹如行眸色一暗,心里有点吃惊,没想到居然是个寡妇啊,难怪会带着两个孩子这样抛头露面。

    如此与众不同的女子,这样的命运也委实太过可惜。

    很快,离去的青云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纸包,上前递给曹如行道:“掌柜的,孙师傅已经过了秤,总共七十六斤,这里是七两六钱银子。”

    曹如行接过银子和纸包,放到桌上推到君媱面前,笑着说道:“君娘子,这是你的银子,另外这里是两封我从京城带来的点心,你带回去给两个孩子吃吧。”

    君媱接过银子,对于点心并没有推拒,毕竟这也是曹掌柜的交好,她没理由拒绝,现在两人也算是合作伙伴,互相赠送点东西,也说得过去。

    “既然这样,那我带两个孩子多谢曹掌柜了。”她礼貌的点点头,却并没有福身,毕竟上辈子她是人上人,所有人都对她卑躬屈膝,轮到她,她觉得有点困难。

    “君娘子客气了,你的这两个孩子很乖,我很喜欢。”他的孙子也就这么大,却被妻儿惯的活似一个小霸王,好在他并不在京城,否则真要狠狠的管教一番不可。

    君媱勾唇一笑,有人夸她的孩子,她从心里觉得自豪,嘴上却谦恭道:“曹掌柜客气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既然事情结束了,我也不打扰曹掌柜开张了,等三天后我在家里恭候。”

    “好,君娘子慢走!”曹如行抱拳冲着她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