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锦绣风华之第一农家女 >

第33章

锦绣风华之第一农家女-第33章

小说: 锦绣风华之第一农家女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先下去吧,跟这次带队的将领下达死命,胆敢扰民者,定斩不饶。”

    “是,属下领命。”

    清晨,当那一个个身穿铁甲的兵士整齐的出现在青山镇,镇子上是彻底的沸腾了,别说是那些喜好热闹的百姓,就连十里八乡的人也都纷纷冲着青山镇赶去。

    青山镇牌楼之下,九品县令已经颤巍巍的站在领军将领身边,小心翼翼的陪着笑,而脸色冷硬没有丝毫表情的领军将领,则是对站在旁边的苗若,抱拳道:“苗侍卫,不知王爷……”

    “主子说了,不得扰民,否则定斩不饶,此次开采,孙千户就费心了,上面说了,在年底之前,要给宫里供应煤矿五万斤。”苗若没等孙大勇说完,就把任务交代清楚,虽然一万斤真的不少,却也在余下的一个月,可以悠闲的完成,只是在最开始的清理石块之初,会累一些。

    “属下领命。”孙大勇不敢有任何的疑问,毕竟这次来监工的不是别人,而是整个天启唯一的亲王,皇帝的亲兄弟谨王爷。

    说起谨王,整个天启无人不知,毕竟很多权臣都知道,当初先皇属意的继承人正是谨王,虽然后来因为先皇后的死而和先皇离心,却依旧无法阻挡先皇对他的无限希望,只是却在拟定遗照的时候,遭到了他的强烈反对,最终将皇位让与了比他大十七岁的元丰帝身上。

    孙大勇曾经在那端峥嵘岁月里默默努力的小侍卫,经过近十年的努力,终于爬上了正五品的千夫长,如今奉皇明来青山镇开采煤矿,也算是皇恩浩荡。

    不过,想想如今龙姿风骨的谨王,再想想自己师傅口中那个吃多了丹药而日渐虚弱的帝王,还真是不胜唏嘘。

    而在孙大勇到达青山镇不过半天的时间,一则告示就贴遍了周边的大街小巷,是招挖煤的劳力,每天按照挖煤的产量发工钱,一斤煤矿一个铜板。

    随着消息的不断传开,已经脱离农忙的农民都纷纷扛着各种工具来镇上的县衙报名,毕竟煤矿不是棉花,每天如果能干的,开采个百十斤并不成问题,而百十斤也就是百十个铜板,绝对是个高薪职业。

    君媱锁在的泉水村也是得到了消息,村里的壮汉和青年也都纷纷扛起工具,披星赶月的结伴往镇上县衙赶,就为了能得到一个名额。

    而在家闲得慌的君正民也是想着去做几天工,却被君媱给拦住。

    “爹,挖煤可是个危险的活计,你还是别去了,再说快过年了,家里的家具还没打呢。”煤矿虽然是好东西,开采却极其的危险,尤其是古代技术落后没有各种硬件设施,一个不小心可是会发生塌方的危险,到时候可是想救也无从下手。

    杨氏一听会有危险,顿时拉着君正民,就是不肯放手,“民哥,还是算了,咱家好不容易过上舒心日子,就别让我和媱儿担心了。”

    君正民见妻子和女儿都反对,也是无法,只得作罢,不过也是,快过年了,这家里还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呢,倒是要找人打几套好的家具才行。

    晚上,一家人坐在炕上说着这件事,杨氏却笑眯眯的说道:“这不难,我娘家二叔就是个木匠,手艺很不错,咱们正好找他帮着打几套家具,做工肯定精细。”

    于是,这件事就定下来,在第二天,君正民就向君家七老爷子君平林借了牛车,拉着一家人想五十里外的杨庄赶去。

    马车上,君媱在下面铺了一层褥子,上面盖着一张厚被子,免得路上风大,冻着两个孩子。

    杨氏看着摆在旁边的上门礼,笑的合不拢嘴,看着那一堆东西,对君媱道:“媱儿,咱们带的不多啊?这么一大堆,可是不老少。”

    君媱看着两个缩在被子里说着悄悄话的小儿女,回道:“多什么,去姥姥家带再多的东西也不嫌多,你说呢爹。”

    君正民回过头,看着妻子那因兴奋而显得年轻很多的脸,忍不住咧嘴傻笑:“是,不多,一点都不多。”

    这是杨氏从分家出来第一次回娘家,以前在君家,从成亲以来,除了前三年每年正月回去一趟,平时就几乎不再回了,因为其他几个妯娌回家,家里就没人做饭,她只得忍下委屈,为夫家考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可是现在,说句有点狂妄的话,她想啥时候回去都可以,只要一想娘家了,让丈夫借了牛车,他们就能摇摇晃晃的去娘家溜一趟,还没有人多说什么。

    这样巨大反差的日子,一开始让杨氏极其的不适应,最开始的几天几乎就是晚上睡不好,还吓醒了好几次,总觉得突然一睁眼,自己还是在那套君家大院里,一直好多天,才平静下来。

    牛车一路上吱吱悠悠的冲着杨庄方向而去,而两个小家伙也已经从最开始的新鲜感到无聊,睡了过去。

    等被叫醒的时候,才发现已经在一户人家门前停了下来,两个小家伙就知道已经到了外祖家。

    因为到了杨家已经临近中午,家家户户都在家里做饭,否则君媱这一来,非要引起大轰动不可,毕竟四年前君媱的事情闹的可是人尽皆知。

    君正民先下车,因为大门敞开着,他就抬脚进去。

    “爹娘,我和素兰来看你们了。”君正民憨厚的声音,在普通的农家小院里传开,然后就是屋子里的惊呼声。

    门帘掀开,老爷子杨成刚和老太太华氏就冲了出来,杜氏和杨槐安也是紧跟着两个老人迎了出来。

    “哟,正民来了,赶紧进屋,他们母女呢?”老太太高兴的说道。

    “素兰在车上,媱儿和孩子也来了,他舅妈,车上还有东西,你去帮着搬一下。”君正民搀扶着老爷子往屋里走。

    “哎,姐夫你就进去吧,我去帮着大姐。”杜氏很干脆的甩开膀子走出去。

    外面,杨氏把东西一样样的搬下车,两个小家伙刚睁开眼,还睡眼朦胧的,君媱怕他们冻着,也不敢让他们就这样钻出来,只说先在车上等着,等她搬完东西,再抱他们进屋,这一转身,杜氏就出来了。

    “惠英,来的正好,来来,赶紧往家里般东西。”看见杜氏,杨氏赶忙招呼着。

    杜氏看到那一堆的东西,眼睛瞪得老大,上前那在手里垫了垫,说道:“大姐,你这是把家里都给搬空了吧,这么多东西?”

    “往娘家搬,空了也愿意啊,再说还给二叔带了点上门礼,想请他老人家给打几套家具,否则新房空落落的。”

    “也是,那么好看的房子,不打几套好家具衬着,可不浪费了。”两人边说边往屋里搬东西,大包小包的,一直搬了三四趟才算完。

    君媱则是进屋,和老太太要了一个小薄被,将两个孩子抱起来,一起抱进了屋,放到了杨梦妮屋里。

    小姑娘距离上次见到时没有多大的变化,依旧是瘦瘦的,脸色苍白,手背上都能看到血管,不过在看到君媱的到来,心情似乎变得很好,脸色也透着红润,但是依旧纤弱的让人心疼。

    “咋还这么瘦,平时可要多吃,不吃怎么行?”她拉着杨梦妮的手,发现手很凉,“梦姐儿,是不是很冷?”

    “表姐,我没事,都习惯了,或者也受苦,能挨一天算一天吧。”对于自己的身体,她真的已经算是绝望了,每次发病,那比黄连还苦的药,都成了她的噩梦,如果不是舍不得爹娘,她早就一把砒霜,这么去了。

    “可不能这么说。”君媱拧眉,语气不悦的说道:“你的身子只是虚,底子有点薄,以后慢慢的补起来,总会和正常人一样的,如果在家里闷得慌,我就和舅妈说,让你去表姐家住着,表姐给你做一些药膳吃,保证比吃药好得多。”

    君媱不是个菩萨圣母,对谁都好,她只对对她好的人好,而杨梦妮这个孩子,虽然身有顽疾,却进退得体,看着就有良好的教养,这在大大咧咧的杜氏身上,是无法体现的,杜氏就好比是豪爽的村妇,而梦姐儿则更像是养在深闺的柔弱小姐,这让她觉得惋惜,所以,在自己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帮一帮她。

    杨梦妮的眼睛并不大,却因为那不到巴掌大的小脸映衬下,显得特别的大,给君媱一种芭比的感觉。

    “表姐,你对我真好,我也想去,可是你看我这身子,怎么能去拖累表姐。”每次她发病都能察觉到母亲那苍白无力的样子,这样的自己如何还能去麻烦君媱。

    “这怕啥,表姐不是说了吗?给你做药膳,吃了身子会健康很多,以后也就不用吃药了,你现在还小,等年龄越大越危险,所以趁着现在还不晚,就不想让身子好起来,毕竟梦姐儿长得这么好看,以后还要找如意郎君的不是?可不能自暴自弃。”

    说完,就看到脸色瞬间红的几乎拧出血的杨梦妮,君媱才后知后觉的明白,刚才的话让这个还没有及笄的小姑娘害羞了。

    “小姨,去我家吧,巧儿会天天和小姨一起玩,好不好?”巧儿看着杨梦妮,不明白她为啥脸那么红。

    “说什么呢,去那里呀?”杜氏推开门走了进来,看着女儿那红扑扑的脸色,不知道这姐妹俩说了什么。

    “舅妈,让梦姐儿这次跟我走吧,我正好也懂得几样药膳,去我家我给她补一补。”君媱说道。

    “药膳?那是啥?”是什么管用的药?

    “就是用药材做的菜,梦姐儿这是从娘胎带出来的病,只吃药是没多大用的,还是靠平时的饮食,慢慢的调整,绝对比吃药管用。”她以前就经常给自己的父母做药膳吃,如果不是因为飞机失事,他们绝对能长命百岁。

    “媱儿,真的有那么管用么?你没有骗舅妈?”杜氏顿时感觉好似看到了希望,虽然心里存着疑惑,但是这么多年了,对于女儿的病,她可是使劲了全身的力气,几乎都已经绝望了,而她当初在生梦姐儿的时候,身子也受了伤不能生了,就生了梦姐儿这么一个女儿,看的可是和眼珠子一样,比对儿子看的都重。

    “放心吧,绝对比吃药管用。”君媱笑着用力点头。

    “那好,那舅妈就让梦姐儿去你家里,不过怕是要麻烦你了。”杜氏有点不好意思,毕竟自己当初也没帮上她太多的忙。

    “都是一家人,舅妈就别和我客气了,前段时间,你可是帮了我家不少的忙,再客气该轮到我不好意思了。”

    “哎,好好,不说了不说了,舅妈现在就去给媱儿做好吃的,中午咱们好好吃一顿。”女儿又有了希望,杜氏全身一阵轻松,转身乐呵呵的去厨房做菜去了,留下姐妹俩凑在一起,笑的好不乐呵。

 043,心仪

    表姊妹俩在屋子里看着两个孩子,说了一些体己的话,等杜氏来告诉她们已经开饭了,君媱才带着两个孩子携同杨梦妮一起,跟着杜氏往上房去了。

    走进上房,炕里面老太太和杨氏正凑在一起说这话,见君媱进来忙抬手招呼她,“哎哟,媱儿来了,快快快,让两个小家伙让来,让外祖奶奶抱抱。”

    君媱笑着把两个孩子挨个抱上炕,两个小家伙机灵的一人一个钻进杨氏和老太太的怀里,嘴里甜甜的喊着“外祖奶奶”,让华氏乐的嘴巴都合不拢了,不断的喊着心肝宝贝。

    杨梦妮也慢慢的挪到炕里面,碍着华氏坐下,看着两个小外甥,心里也是喜欢的很,而杜氏则是热情的不断催促着君媱赶紧上炕做好,就准备开饭。

    君媱从进来就没有看到表弟杨兴业,就问正笑眯眯看着两个小家伙的杨老爷子道:“外公,兴哥儿怎么没在家?去私塾了?”

    “是啊,明年开春要下场,先生让他这段时间住在私塾里,还有同期的几个学子,半月回来一次。”

    说起大孙子,杨老爷子很明显是满意的,语气里透着自豪。

    “兴哥儿是个懂事的,外公定会看到兴哥儿光耀门楣的。”

    “那就借你这丫头的吉言了。”老爷子乐呵呵的笑道。

    饭菜很快就端上来,因为杨家人口并不多,一家人围坐在大炕上的矮桌上吃饭,并不显得拥挤。

    看着头发已经带着银丝的老爷子和老太太,再看看自己那已经悄无声息爬上了皱纹的爹娘,还有辛苦劳累供养着一个儿子和药罐子女儿的舅舅舅妈,君媱突然觉得心里很踏实,似乎这样的生活也没什么不好。

    杨槐安和君正民正陪着老爷子喝着小酒,咽下嘴里的菜,抬头看着君媱道:“媱儿,听你爹说你买了你们村的小吴山要种葡萄,能种那么多?”

    前段时间,君媱是和他说过,明年要弄一些野葡萄的苗子种了,可是没想到这丫头居然没下了那座土砂砾山头,要知道根本就没法种庄稼啊,这不是糟蹋银子么。

    “不,只种一半就行了,小舅,明年我家的葡萄苗子就麻烦你了,另外余下的地方,我想着种上蔬菜,然后再种些果树,那片竹林就留着,还要盖上十几间屋子,想要在里面培植蘑菇和木耳,然后在山里放养上一百只鸡,山里到处都是野菜和虫子,不用人喂养还长得快。最重要的是,我要在山脚下挖一个鱼塘,等明年开春,地里没活计,舅舅舅妈可要去帮我看着。”说完,她看着在一边目瞪口呆的众人,耸肩道:“看吧,哪里是荒山,明明就是宝地,能赚钱的地方多着呢,关键看这里!”她抬手指指头部。

    一桌子的人,除了杨氏,都已经被侃侃而谈的君媱给吸引住了,只因为她说起那番话来,那种似乎让人难以直视的风采,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似乎不是一个背负着流言蜚语的村妇,而是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巾帼将军。

    “丫头,你从哪里想到这些的?”杨老爷子心里很是激动,颤声问道。

    “都是自己琢磨的,外公,等我家要是忙起来,您可要去帮着我啊,有您在啊,我就有了主心骨了。”君媱讨巧的看着杨老爷子。

    老爷子心里大慰,这种被人需要的感觉,谁都会觉得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而老爷子一辈子老实本分,不会飘飘然,却也被自己外孙女这番话,说的心花怒放。

    “呵呵,外公年纪大了,能帮到丫头你的不多了,再说老头子啥也不懂,如果有事你爹忙不过来,就找你舅舅。”老爷子缓慢说道,“如果太忙,就把两个小的送过来,我和你外婆还是能帮着照顾的。”

    “哪里用你们啊,这么大年纪了,正是享福的,作为外孙女还能让你帮着照顾孩子,那也太不像话了,不过外公和外婆要是想这两个小家伙,我会经常送他们回来的。”君媱给老爷子夹了一块鸡腿,笑着说道。

    “那感情好,兴哥儿在外求学,梦姐儿这又要跟着你去,没人陪着老婆子我,还真是会觉得孤单。”华氏抱着巧儿,宠爱的说道。

    “奶奶,没事的,等我身子好点了,我就来陪着你。”杨梦妮柔柔的说道。

    华氏也听说了,梦妮要跟着君媱去住一段时间,说是要做一些掺了药材的菜,能让孙女的身体变好,她自然十二个放心,自从君媱盖起了新房,不少的人看她的眼神都变了,似乎觉得她可靠的多。

    “别顾着奶奶,梦姐儿身体好了,奶奶这心里就高兴了,去了你表姐家要听话,能帮忙的话就忙着。”

    “哎,奶奶放心吧。”

    一家人热火朝天的吃完了饭,等杜氏拿出杨氏带来的点心,给每人倒上了红糖水,就围坐在一起说起了此次来杨庄的事情。

    “这打家具,自然是咱二叔的手艺最好,虽然二叔年纪大了,可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