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七零农家母 >

第17章

穿越七零农家母-第17章

小说: 穿越七零农家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樊香他们回来,小孩们轰一声散开,让开了道路。
  几人进了院子,陈正雷先是一脸激动,又解下皮带就冲从自行车上下来的陈默走去,陈默看看对他怒目的爸爸,再看看也一脸怒色的妈妈,一瘸一拐蹦到樊香背后,拽住她的衣服,哑着嗓子说:“阿姨,救命!”
  自己真心不想掺合他们家的事啊,这个熊孩子,是看自己好说话吗?怎么来到自己身后?樊香觉得他真该挨一顿打。
  可又不能真这么说,只好道:“陈局长,现在孩子也找到了,得让大队支书再给大家广播下这件事,让大家不要再找了。参与寻找的人呢,大家忙了一番,别的管不起,来我们家喝碗面疙瘩汤暖暖身子吧。”
  陈正雷虽然心里很想揍自家孩子一顿,也不能在人家家里就开打,他不过是吓吓这两个小家伙,见樊香这么说自然答应了,程伯绍去找程青山再发通知。
  陈正雷把一辆自行车推了过来,“我坐在这里干坐着急,就把你家自行车组装好了。”
  天蓝色车身,夯实的前梁及后座,锃亮的车把,看着就让人很有骑的意愿。自家也要有自行车了,不用再去借时听弟媳妇难听话,樊香心里一阵喜悦。


第27章 
  樊香手里还有三十来块钱; 又借了自家妈十块; 本来还要借婆婆家30元的; 还没去借,谁知道陈正雷夫妇这时就来了。
  “那你们稍等; 我去取钱给你们。”樊香想着不行先借大队的钱; 回头再还上。
  “我哪能要你们钱!”本来说的就是谁找到孩子就给人家50元的,樊香不但忙着找,还搭面粉请那些帮忙的人。原来是他考虑不周,她这样做事才妥帖。一个唾沫一个钉,这时候再要钱; 他陈正雷以后还有脸在这里吗?
  不像后世,一辆自行车根本不算什么; 现在一辆自行车太贵重了; 名牌的如凤凰、永久就和后世的名牌跑车一样,樊香觉得自己怎么也不能白要。
  陈桦嗓子哑不好说话,却拉着樊香的手放在自行车上,意思是这就是你的。
  “你看,这闺女的心已经偏出去了。”
  王婧找回了孩子心情变好,打趣女儿一句说; “你们也不用让来让去; 不如就让两个孩子认樊香为干娘吧,这辆自行车就算两个孩子孝顺他干娘的。我们先口头这么说定,今天带孩子回去做个检查,回头再补个仪式怎么样。”
  本来王婧只是随口说说; 不过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个办法好。
  樊香虽然识字不多,但人家见识不差,很多认识比她都深远。并且人品正直,不贪婪不谄媚,她和正雷远离家乡,平时连个能走动的亲戚也没有,认为干亲,就当一门亲戚走动也不错。
  老婆都说了,陈正雷没有不应的。
  话都说到这种份上,樊香不得不答应了。不过她一个亲生的娃都没有,加上干儿干女却要有五个孩子。想想也让人哭笑不得。
  程爱华和爱红已做好了早饭玉米糁粥,樊香让陈正雷一家先吃,吃完就可以回县城去给孩子做检查了。
  陈正雷也没客气,“以后就是亲戚了,那我们就先吃了,实话说,两个孩子找不到,这心里就像长了草一样,从昨天晚上王婧我们两个都没吃东西,却一点也不知道饿。现在他们回来了,才发现真是饿得不行了。”
  程爱华姐妹两个给他们盛了粥,陈默面前的正是程爱红,看着那两个小揪揪在眼前晃动,小揪揪上还绑着红头绳,他伸手拽了拽。程爱红把碗放下,瞪了他一眼,拽回了自己的小辫子。
  咦,竟然不哭?如果是妹妹,早就嚎起来了。还想再揪揪看,樊香热了她做的玉米面饼也端过来了。
  陈默马上把手放好,正襟危坐。
  菜还是腌制的辣白菜,用了香油和醋调了。樊香想着他们难得来一次,干脆又煎了几个鸡蛋,陈家一家人大快朵颐。
  程伯绍回来的时候他们一家人都要准备走了,陈正雷很热情地说:“伯绍哥,以后咱们都是亲戚了,多去县城玩啊,我请你喝酒。”
  又叮嘱他和程青山说一声,因为要给孩子检查身体就不和程青山再见面,就开着车走了。
  程伯绍有些疑惑,怎么他刚出去一圈,回来就成了亲戚呢?难道是那个可能,急得抓住樊香问:“你给孩子订了娃娃亲?”
  虽然他和樊香是娃娃亲,过得也可以,可陈正雷那两个孩子这么皮,自己偷偷离家,把两大队的人都惊动起来去找,自家孩子跟着也不定将来怎么受苦呢,怎么也不能这么莽撞!
  樊香莫名其妙,“什么订娃娃亲?我怎么不知道?”
  程伯绍这才知道自己可能弄错了,“不是娃娃亲,陈正雷怎么说跟咱们家是亲戚。”八辈子算上,自家跟他们明明没有一点儿关系。
  樊香有些哭笑不得,“原来陈正雷不是说谁帮助找到孩子就给50元钱的嘛,现在咱们找到了,我给他自行车的钱,他怎么也不要,意思是抵了帮助找孩子要给的报酬。
  孩子本来就是来找我才丢的,我怎么可能白要一辆自行车?最后王婧就说干脆让孩子认咱们当干亲,自行车就算是他们的拜礼钱。不过只是口头说说,他们急着带孩子做检查,就先走了。”
  两个孩子认他们做干亲,以陈正雷的地位,在清水县范围内,对他们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并且他们两口子都是正派人,这也是樊香没有一口拒绝的原因。
  程伯绍提醒她,“人家给拜礼是人家的,我们也得准备些给孩子的回礼才行。”
  “我在想呢,还不知道给什么回礼合适。”
  不过,她很快就不再想了。和程爱华一起把家里原来煮猪食的大锅刷干净,煮上了水准备熬面疙瘩汤,小锅里也加了水重新煮饭,他们一家还没吃呢。
  慢慢地,大队里出去搜索的人也陆续回来了,家门口堵了一群人参观他们家的自行车,知道这是丢失孩子那家送他们的,全都羡慕得不行。
  “樊香,你家运气怎么这么好呢,一下子就找到了孩子,要是我先找到该有多好啊,这自行车不就是我家的喽!”
  有人疑惑,说一辆自行车要一百多呢,那人也只说找到孩子给50元钱,现在送辆自行车不是亏大啦。
  樊香看有不少人都竖着耳朵听她说,详细情况她不会说,只是道:“这辆车是用自行车厂的零件组装的,价钱便宜得多,再说我也出了十多块钱呢。”她出钱的事自然是假的,不过是不想解释那么多。
  “看这车身,看这横梁,这么夯实,线条这么流畅,和一百多买的新车没什么两样。这是哪里自行车厂生产的?”
  “津市吧。”
  “那这就没错了,津市的白鸽牌自行车可是数得着的,我说看着这车型这么熟悉,我在公社里看到一辆白鸽牌的自行车就是这样,我估计这就是白鸽自行车厂生产的。”
  “车好,最重要的是便宜,樊香你可真有门路!”大家觉得,花一点儿钱就能买来自行车才是重要的,比花一百多买一辆合适多了。
  “能不能帮我们家问问,也帮着组装一辆这样的车啊!”
  “你脸真大,没想想买这样一辆车是好买的?”
  樊香哪能去做这样的事,话却说得婉转,“我也想帮大家,如果我有这个能力,每家都买一个也成。可是听人说了,每个自行车厂的人,好几年才有一辆组装自行车的权利。是亲戚家已有了自行车,人家才送给了我。”
  “同样是不好买,看看人家樊香话说的多好,看看你,说的那是人话么。哼!”
  也有人说:“樊香,你家已有了缝纫机,现在又有了自行车,再有个手表,三大件可是就齐啦。”
  郑红梅在一边酸溜溜地想,那么多人出去找孩子,樊香运气怎么这么好呢,就让她找到了,还白得一辆自行车,怎么不是自己找到的呢。要是不分家就好了,樊香家的也是自家的。现在不但缝纫机没了,自行车也飞了。
  “你家亲戚是谁啊,樊香,怎么还开着吉普车来的,咱们公社的革委会主任下来,还是骑的自行车呢。”
  孩子已经找到,对这事也不再需要保密,樊香笑道:“是我干儿的爸妈。”却没说职位。
  “啧啧!你家干儿的爸妈肯定不是一般人。”这时候,大家都知道保密条例,也没人再不长眼地问。只是觉得,能认这么一门亲戚,这樊香啊,真是越来越有本事喽。
  樊香打了几个鸡蛋搅碎后放入了稀饭,所以盛出来的饭里面还有几丝黄黄的鸡蛋丝。
  郑红梅看着眼馋,厚着脸皮也回去端了碗来,还叫来了她家几个孩子。
  “找孩子时不积极,现在吃饭了积极了。”不过程小绍是会计,统计工分,大家也不敢得罪他。只有个和他不对付的在一边说:“脸大啊脸大!”
  “再大还能有你的屁股大?” 〃我看是。〃众人轰地笑了起来。
  郑红梅脸红得像猴屁股,可人家又没指名道姓说她,她也不好凑上去找骂,只好装不知道,心里却憋得不行。
  待人走后,郑红梅很不甘心,拿了块布及一件衣服过来说:“大嫂,今天是年三十了,我要忙着囤些年货,你把这块布给爱党做件衣服呗。爱党的那件衣服,改小一点给爱荣穿。”爱党是郑红梅的大儿子,爱荣是小儿子。
  你也知道要过年了,要囤年货,还这个时候找自己做衣服,还一副颐指气使的口气,好像给她做衣服还是自己占了便宜似的。樊香这么好脾气的人都气了,一口回绝,“我没时间!”
  原来只要跟樊香一说,没有不同意的,她哪怕半夜不睡,也得把分给她的活干完,没想到这次被拒绝了,还是这么生硬的拒绝。
  郑红梅不由提高嗓门,“大嫂你也太过分了,一上午时间,非亲非故的,你都有空帮人家找孩子,还做饭给大队里不相干的人吃。轮到自己亲侄子了,倒没时间了。”
  这是什么逻辑,自己又不欠她的,“那可不是,人家送我一辆自行车呢,你要送我一辆,我现在也给你做衣服。”
  “大嫂,你怎么不讲一点儿情义,就记挂着人家给你的一点儿东西呢。让大哥听听,你哪有做嫂子,做伯娘的样子。”


第28章 
  程伯绍一指郑红梅; “我不听见; 还不知道你就是这样和你嫂子说话的!你出去; 叫小绍过来跟我谈!”程伯绍觉得自己当大哥的,不好和弟媳妇撕扯。
  “什么!”郑红梅不敢置信; 一向和气的大哥会这么说。
  “叫你出去没听见?耳朵有问题了吧; 怪不得嗓门那么大!”
  程伯绍板起脸还是很能唬人的。程爱军也不甘示弱,“你这个坏人,出去!”程爱华两姐妹也同仇敌忾怒视她。
  郑红梅不得不拿着东西走了。走出来后她才想到,不光樊香没给她做衣服,她还被赶出来了; 连缝纫机也没蹭上。可让她再回头,她也没那个脸。
  看郑红梅走出门; 程伯绍转过头来对着樊香; 脸上还带着怒气,“原来她就是这样对待你的?”
  樊香点点头。程伯绍原来看到的一片祥和,是以原主逆来顺受,忍耐再忍耐为基础的。
  “你早该告诉我,要是这样住在一起,不如我们就早点分家出来!以后各自是一家; 你不用再替她做活!”
  说完; 他还余怒未消,“我去找小绍谈谈!”
  这是在为自己撑腰么。虽然樊香自己对付郑红梅不费吹灰之力,可有人愿意出头,感觉是不一样的; 是一种关心与温暖。
  不知道程伯绍到底和程小绍谈了什么,回头程爱党端着一碗饺子过来了。除了她晕倒那次程老太送了一点吃的,分家后这还是头一次收到那边送过来的东西。樊香问程伯绍到底说了什么,程伯绍却怎么也不肯说。
  不说拉倒,樊香并没有那么多的好奇心。看到饺子,她这才想起,今天已是1975年的春节了。
  虽然自从破四旧后春节这样的节日也不怎么过了,樊香仍去公社买了半斤肉,回来后下地窖去看蘑菇。
  可能是花朵儿给的菌种的原因,小蘑菇已长到三指长,樊香心里一阵喜悦,这意谓着可以吃了。
  就收了一些蘑菇,和肉一起包了一顿饺子,蘑菇的鲜,加上肉的香,吃得一家人恨不得吞掉舌头。
  这次她并没有给程老太他们送,程伯绍不知怎么回事,也没提,一家人算是过了春节。
  第二天程伯绍就要返回燕京了,晚上两人很有默契地去洗了洗,等孩子睡后互相摸索着,皮肤与皮肤相贴,呼吸与呼吸缠绕。
  一番激烈运动后,程伯绍叮嘱道:“以后郑红梅找你做活你不用管她,她自己有手有脚自己干。还有,家里的钱不要上交给爸妈,问你要也不行,回头回来我和他们说。”
  不知道是不是原主钱财全部上交公婆的印象让程伯绍太深刻,竟然这么叮嘱她。樊香有些哭笑不得,不过临别在际,看在他让她还挺舒服的份上,她也不会去说什么扫兴的话,就“嗯”了一声。
  “别光嗯啊,你可一定不能再心软,想想几个孩子多可怜!像你这一段做得就不错。”
  “知道了。再啰嗦就不走算了。”樊香懒洋洋不想动。
  “好啊,一年我就回来这一回,竟然还显我啰嗦。”程伯绍翻身又吻了过来。
  临走前,程伯绍去附近山林砍了许多的树枝拖了回来,又把家里缸里的水都灌满了,把口袋里的钱除了路上必需用的,全放在了家里,这才依依不舍和孩子们告别。
  程爱军还不知道怎么回事,觉得那个抢他床睡的爸爸就要走了,他还更舒服呢。程爱华和程爱红则有些眼泪涟涟。
  可再不舍也要走,樊香骑着自家新得的自行车送他到县城坐车。
  她还提前烙了油饼给他带上,让程伯绍颇有些心疼,“樊香,家里就这一点好面,还是留着给你和孩子们吃吧。我去了燕京,每个月都有粮票,怎么也比家里吃得好。”
  “你一年也就回来这一次,我不是为了让你多记得家里的好嘛。”就当是回报昨天他为自己撑腰了。
  “走到哪里我都记得家的好的,也记得你。”程伯绍眼睛炽热地看着樊香,“只是我怎么觉得你好像松了口气似的呢。”
  樊香觉得虽然她被侍候得比较舒服,可孔老夫子也说了食色性也,食要排在色前面的。程伯绍在家,她不敢从花朵那里多换物品,更不能过分地吃食,说老实话,程伯绍要走,她是有些松了口气。家里只余几个孩子,她是家里老大,生活质量完全可以再上一个台阶。
  不过这话她自然不会说,只找个借口哄他道:“我这么大的人了,总不能像孩子们那样哭哭啼啼吧,我这是强颜欢笑呢,让你带着最好的记忆走。”
  “你真是水平见涨了,现在连强颜欢笑都知道了。”
  “那可不是,小瞧我了吧。原来那老话还说三日不见,见刮目相看,我们这都多少个三日了?”
  好吧,程伯绍虽然有些狐疑,可又找不出原因,他想想自己在家,短短几天功夫,家里的小事不用说,遇上事他能做的都做了,向爸妈要粮食,送小猪仔给樊香妈,在遇上问题时挡在樊香的前面。就是樊香没有和他商量,直接收了一个干儿一个干女儿,他也没说什么,直接默认了。
  樊香没有理由盼望着他离开啊。怎么说,樊香在家吃的都是杂粮,却为他做了好面油饼,自己看来真是感觉错误了。
  尤其樊香说多少个三日,听在心里真是有种荡气回肠的感觉,“我会想孩子们,也会想你。。。你们的。”说完程伯绍就上了车,还觉得自己耳朵有些热,楞了一会儿,在车在开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