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宫廷营养师 >

第34章

宫廷营养师-第34章

小说: 宫廷营养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管你以前是做什么天赋怎样,可既然你是大家花了心思弄进来的,要是将来功课不好,你就知后果了。”
    “小夏医婆教训得是,香茹一定用功念书,不敢辜负师傅的期望。”香茹心知这位小夏医婆也是个惹不起的人物,当下乖乖的。
    
    “你去烧壶水上来,今天不吃厨房做的点心。
    刚萧同妃给了点心和茶叶,咱们姐妹几个好好享受一回。”
    香茹向谢医婆行了一礼后赶紧往外走,身后传来谢医婆问萧同妃啥啥孕期的事,待绕过屏风掀帘出去,被呼啸而过的寒风一吹,一下就把周身的暖意刮了个精光,香茹缩缩脖子匆匆下楼往茶水房跑。
    
    茶炉里本就煨着炭火,稍稍弄弄就把火重新生了起来,坐上水壶,香茹端个小板凳坐在炉子一边烤火一边发呆。
    
    这一下午没白过,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内幕,虽没有明说,但这三位医婆必是世家出身,不然方姑姑不必怕成这样,估摸着她的害怕并不仅仅是因为有院使大人那层关系,嗯,谢夏三位医婆必是出身很好的大世家。
    
    自己何其幸运,能被世家出身的谢医婆收为徒弟,听夏医婆唤她紫嫣,想必这才是她在家时的闺名,同理宝桐就是夏医婆的闺名。
    
    想到闺名,香茹就不由自主的想到这个身体,何大妮,真是土气到渣的名字,还不如香茹好听呢,若是将来有机会,她要不要改个名字呢?入门 第47章茶水房里很多人进进出出,见到香茹这个生面孔的都免不了好奇的打量一番,也有人过来搭讪,问问香茹是不是就是今天归入谢医婆门下的新徒弟。
    
    香茹仍旧以狗腿的态度对待这些人,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嘴巴甜得好似抹了蜜,不管对方是不是比自己年长,一概睁着眼喊姐姐。
    左一个姐姐右一个姐姐,人家听了心里舒服,又见香茹姿态低,也就没人故意为难她,友好的客气几句就走了。
    
    等到香茹终于提了开水回去,屋里的人都准备好了,茶壶茶杯撤掉,换上了五个盖碗茶盅,茶碗里已经放好了茶叶,依次冲入开水后盖上盖焖着,五人团坐,一边吃着小夏医婆带回来的点心一边聊天。
    
    三位医婆聊的小道八卦香茹和茜草都插不上嘴,只有听的份,顺便用这些内廷八卦当配菜,来消化吃下肚的点心。
    这次的点心比上次谢医婆送的好吃,小夏医婆说是什么同妃给的,既然是个妃子,想必品级不低,厨师必然也是好的。
    
    当然这些八卦不全都是轻松的趣闻,也有当下**中为争宠为争权而剑拔弩张的争斗,听得香茹目瞪口呆,顿时觉得前世看的那些所谓宫廷戏和这真枪真刀的相比有多么的弱智。
    
    比如说今日这给小夏医婆点心和茶叶的同妃娘娘,她如今有孕在身,虽说现在一切平安,却难保别的肚皮不争气的娘娘们会不会眼红而暗中做些什么事情,毕竟这位同妃娘娘若产下女婴倒还罢了,要是个男婴,那**又要热闹了,谁不知道皇宫之中男孩的夭折率普遍偏高。
    
    谢医婆和夏医婆都提醒小夏医婆要注意,履行自己本职就好,放聪明点,怀孕的娘娘最容易出事,她要是平平安安大家都好,她万一有个好歹后果就难以预料,别被有心人算计当了替死鬼。
    
    小夏医婆嘴上保证她会小心,但其实谁都知道,在这位娘娘顺利分娩之前,没人敢掉以轻心。
    
    香茹心里猛地重重一跳,她这一下拜入师门,就等于站在了宫斗的门槛外,虽暂时不必亲身参与,但光在外面看个热闹也够惊心动魄的,将来如果自己考中医婆,必也是这般的生活,不知到时候自己有没有那个智商周旋当中。
    
    身为医婆必须坚定自己的中立立场,不能卷入任何争斗中,不然一旦站错队,得胜方算起总账来,不但自己倒霉,恐怕还会牵连无辜。
    
    一下午的时间就在这种闲聊中过去,茶过三道已经寡淡无味,香茹起身提壶要再去烧壶开水,开了房门才发现时间已近傍晚,众人见时间已晚,这才结束聚会,各回各屋短时休息,等待晚饭。
    
    茜草接过香茹的水壶去烧水,香茹则回屋整理行李,把东西归置好。
    谢医婆敲门进来,手上提了个木箱子,香茹赶紧接下来放到书桌上。
    
    “这是给你的书箱,里面有笔墨纸砚、字帖和三字经千字文。
    我想你小时候过得那么辛苦,肯定没怎么学过识字,所以你没法跟着茜草一块学习,就先从练字识字开始吧。”谢医婆边说,边开了书箱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摆了一桌子。
    
    香茹一看到这套崭新的笔墨纸砚亲切又感到生疏,她只在义务教育阶段,放寒暑假的时候,班主任布置的假期作业中认真写过毛笔字,上到高中后再没摸过,一手毛笔字早就生疏,恐怕现在笔都拿不稳了。
    
    香茹拿起一沓卷着的毛边纸打开来,登时笑出声来,这一沓纸竟然是现成的描红本,只要拿着笔往字框里面填就行了,真真是初学写字者必备的练字利器,真不知道谢医婆是打哪弄来的这东西。
    
    “师傅,咱们这里居然还有这个呀?我在家时只看我弟弟练过,就是我继母的大儿子。”
    “这是从外面弄进来的,咱们这里可没这个,要不怎么说我们挑徒弟的要求严格呢,识字写字是基本条件。
    别看进来的都是医家药家的女儿们,却也并非都在家里请先生启过蒙的。”
    “我保证一定好好念书。”
    “别光嘴巴上说,我可严的。
    今天就暂且歇息一晚,明天早饭后就到我房里来,我教你识字,下午和晚上你就自己温习。
    什么时候把三字经千字文都背下来,我们就正式开始学习医理。”
    “是,我知道了。”对背书香茹很有信心。
    
    谢医婆又说了些话才走,香茹把她送出房去,就迫不及待的扑回书桌研墨铺纸,打算在晚饭前先写它一张,看看水平。
    
    谢医婆以为香茹不识字,却不知此香茹非彼香茹,早在转世苏醒第一天于厨房看到的那些小标签,就知道自己在这一世不是文盲。
    
    她早就怀疑是不是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出了一点偏差,才没有照着她所熟知的历史轨迹走下去。
    不过既然文字一样,发音一样,意思一样,她也就不在乎那许多了。
    
    香茹一笔一划写得认真,但写的时候她就发现自己手抖得厉害,控制不住笔,区区一个简单的“和”字没一笔是完全写在描框里的。
    
    这个烂字香茹自己都看不下去,蘸蘸墨,继续练,她就不信凭她原有的基础,重新练出一笔好字能有多困难。
    
    茜草敲门来叫吃饭时香茹已经不知不觉写了两大张,本想挡着茜草不让看,却不防备茜草偷袭,抢了一张飞快跑走说要给谢医婆看看,等香茹追到楼上晚了一步,那张难看的大字已经摆在了谢医婆的书桌上。
    
    谢医婆大乐,笑赞香茹可能真是个天才。
    
    也许谢医婆只是安慰或者玩笑,却一下给了香茹一个绝妙的灵感。
    
    既然谢医婆已经认定她有天赋,那不如她干脆就装个擅长学习吸取新知识的天才好了,尽早跳过扫盲关,直奔主题,她实在没时间浪费在识字启蒙上。
    
    与谢医婆和茜草一道吃了晚饭,把餐具送去后院的饭厅,遇见天冬和麦冬,才刚聊几句就被茜草拽走,“还站着干嘛?你现在是谢医婆的徒弟,身份不一般了,那么想念她们干脆脱离师门回去好了。”
    茜草扔下这得罪人的话大步地走了,香茹急忙跟二冬告罪,匆匆追上去,留下身后围观人群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两人各自回屋歇息,香茹在屋里练字,茜草在屋里看书,到差不多时间就去敲香茹的房门,一起去打热水,先履行徒弟的义务伺候谢医婆洗漱,给她备上一壶热茶,今天事务完成,茜草与香茹退下各自洗漱。
    
    临睡前香茹还翻了翻那两本启蒙读物,分别背了一小段,然后合上书,脱衣吹灯睡觉。
    
    早上起来梳洗早饭,今日谢医婆不当值,香茹和茜草拿了各自书本到谢医婆这里上课。
    茜草在书桌前先自己看书,谢医婆先教香茹读三字经和千字文。
    
    香茹就犹如牙牙学语的小孩子一样,谢医婆念一句香茹跟着念一句,每句还会解释给香茹听,告诉她什么意思,一页的内容反复念了几遍后谢医婆让她稍事休息,她去看看茜草的情况。
    
    昨晚的睡前用功正是为了此刻,待谢医婆重新回到香茹身边时,她把今天所教的内容流畅的背诵了一遍。
    
    谢医婆大喜过望,她完全没想到香茹的学习能力这么强,试着又教了一页三字经,几遍下来香茹就能拿着书本自己诵读,到中午前就背下来了。
    
    照着昨天谢医婆说的学习计划,下午和晚上是香茹自己温习的时间。
    午饭后香茹小歇一觉,然后起床练字,直到茜草拍门叫她去吃点心。
    
    今天练的字与昨天相比有很大进步,基础就是基础,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写几张纸,手感就慢慢找回来了。
    
    吃罢点心回来香茹继续练字,仍是茜草来拍门叫她吃晚饭,饭后的活动规律与昨天一样,各自洗漱后就呆在房间里准备睡觉,香茹睡前一用功,明日起床再充天才。
    
    谢医婆当值或者被召唤的时候,香茹和茜草就自己在房中温习,茜草师姐充当小老师,教香茹写字,而香茹也打着好奇的名义去翻茜草的书本,本是想看看有多少自己眼熟的内容。
    结果让她很安心,这些医理都是熟得不能再熟的经典,跟她前世在学校念的难易相当,就是不知道这是打基础的需要,还是真的医婆课程其实并没有她所想象的那么大难度?
    从腊月二十五那天起,医婆们开始放年假,香茹和茜草却没得假放,天天上课。
    香茹表现得很认真,这短短几天的时间她就把那两本启蒙读物给全部背了下来,让她深切体会到天才不是那么好装的,天才的成绩其实还是要用汗水来换的。
    
    离过年越来越近,女医馆里每天都有宫人收到家里送入宫中的年礼,以京城籍的最多,毕竟本地人嘛。
    
    二十九那天门房上的银花提了个大包袱来到这第三进院子,说是谢医婆家送来的,在别人的指点下,银花来到了谢医婆的门外。
    
    听到银花的声音,香茹跑出来迎接,两个好姐妹自分开后的第一次见面欢喜不已,而银花这才知道香茹已经被谢医婆收入门下,为她由衷地感到高兴。
    
    两人在门口小谈片刻,银花交接了东西回门房上向丁香报喜,香茹回到屋内把包袱放在圆桌上。
    
    打开来,里面又是两个小包袱,再各打开这两个小包袱,才看到一个是女儿家的各种金银头面和金银三事五事,另一个则是装的桃花村的各种化妆品。
    谢医婆说这些都不是什么值钱东西,过年时送人用的。
    可看这满眼金银闪光,香茹觉得谢医婆真是谦虚。
    
    下等宫女是宫女群体中最可怜的一群人,不准化浓妆不准戴首饰,上次谢医婆送的那个月季口脂都是在规矩内的粉色,而姑娘们为了怕从小打的耳孔重新长好,都用茶叶梗塞着,等着将来能戴耳环的机会。
    
    谢医婆瞅了瞅香茹和丁香,把她们唤到跟前,从那些头面中挑出两对银丁香,一对银杏叶样送茜草,一对葫芦样送香茹,还各送了一套包括胭脂水粉头油香脂在内的化妆品,才叫茜草去柜子里把匣子拿来分拣这些东西。
    
    “姑娘大了,该懂得打扮了。”
    香茹和茜草喜不自胜地道过谢,立刻跑镜子前试戴,左照照,右照照。
    
    谢医婆一边盘算一边把东西放进匣子里,这个送姑姑的放这个匣子,那个送医婆的放那个匣子,分得很清楚,以免要用时拿错。
    
    三人正忙着整理这些东西,两位夏医婆进来,手上各提着个包袱,说是她们两姐妹家里刚送来的,大家随便看看,有看中的先挑,剩下的等过年送人。
    
    香茹和茜草连忙上前接过包袱。
    
    谢医婆家送来的年礼摊了整张圆桌,那两位夏医婆带来的包袱只好放在床上,打开来里面也是各个小包袱,再打开都是各种小巧讨喜的小玩意儿,全是家里送进来让女儿们做人情用的。
    
    大夏医婆那里有一包绣花绢帕,绣着不同的花鸟虫鱼,香茹和茜草蹲在床前一方方的翻看,啧啧惊艳。
    大夏医婆看她俩喜欢得舍不得放手,让她们各挑两块自己留着,剩下的就拿去送人。
    
    两人立刻毫不客气的扑了上去。
    
    冰山美人般的小夏医婆看她俩有趣,嘴角浅浅地勾起一抹微笑,从自己的东西里挑了两对纯银钗花送香茹和茜草。
    钗花做得极为精致,三朵花聚成一拢,每个花芯里各伸出一支细细的花蕊,簪在发髻上随走路花蕊轻轻颠动,秀气灵动。
    
    香茹和茜草戴好钗花,手里拿着漂亮的手帕,又挤在镜子前自美得意。
    
    一堆这么好的东西仅仅是用于做人情,这谢家和夏家的家底不一般呐,根本就是世家大户吧?是好大的大户吧?入门 第48章傍晚香茹和茜草去后院拿晚饭,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昂首挺胸地离去。
    
    次日年三十,所有人都放下手上的工作尽情享受过年的快乐,厨房烧了一顿丰盛的年夜饭送上屠苏酒,宫人们一年到头也就只有逢年过节能吃几杯酒。
    
    谢医婆这师徒三人的晚饭摆在了大夏医婆的房里,五个年轻姑娘同坐一桌欢欢乐乐庆年节,喝到兴起,大夏医婆闹着要行酒令,香茹和茜草完全不懂这个,就在旁边起哄,倒酒夹菜鼓掌烘托气氛。
    
    又玩又闹的,这顿饭吃了好久才结束,三位医婆都吃了不少酒,个个满面通红,茜草留下照顾她们,香茹把残羹剩饭送回后院,走在游廊上听到的都是各个屋子传出来的笑闹声。
    只有每年的这一天宫人们才能放下尊卑长幼秩序放肆一番。
    
    回到大夏医婆房中,伺候了两位夏医婆同床安歇,香茹和茜草把谢医婆搀回她自己房中,另打来热水给她擦洗整理,看着她沉沉睡去两人才各回各屋各自安歇。
    
    次日起来,香茹茜草给师傅磕了头拜了年后,医婆们就忙开了。
    先是去年考中的新医婆来挨屋拜年,有礼品的就送上礼品,没礼品的就说几句吉祥话。
    
    待她们全拜完年了,其他医婆才从屋子里出来,转圈拜年,并把备好的礼品送上。
    有的人有回礼,有的就没有,送礼的人也不计较,一样说些吉祥话,再与下一个人拜年。
    
    这一趟转圈拜年全拜下来就去了大半天工夫,接着大家各自回屋,不多会儿时间,各位姑姑在去年新上任的总管容秋石的带领下,集体来给医婆们拜年,一间屋子一间屋子的敲门,进去问安说话,医婆们则照人头送上包了九个铜钱的红包。
    
    姑姑们一圈拜下来时近中午,回去吃饭。
    歇了中觉起来,就轮到医婆徒弟们去给姑姑们拜年,从总管姑姑开始,照着房屋顺序一间间的走下来。
    姑姑们自然也要照人头给红包,一样都是九个铜钱,讨个吉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