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宫廷营养师 >

第57章

宫廷营养师-第57章

小说: 宫廷营养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饭后茜草在谢医婆房中上晚课;夏家姐妹研究针线活计,她们家里今天送进来了新的绣花图册,两姐妹迫不及待地就想绣一些出来;香茹在自己屋里继续写未完的膳方,待到时间晚了各人自去洗漱歇息不提。
    
    中秋节放假三天,头一天过节,后两天继续休息。
    邵太医交待的功课香茹用了一晚上加一个白天就全部写完,剩下的时间用来充分享受假期,不是和茜草一起玩玩具,就是跟夏家姐妹挤在一块绣手帕。
    不是她吹牛,在容姑姑曾经的高压培养下,二位师叔的女红都比不过她呢,同样的花样子,她绣出来的就是要更漂亮一些。
    
    节后第一天上课,照例先给所有平日有过接触的太医们逐个请安,然后回到邵太医身边准备开始今天的课程,
    但邵太医并未急着上课,而是拿了个小木匣子给香茹,“给,你的生辰礼物,你师娘亲自为你挑的,看看合适不。”
    “呀,谢谢师娘,谢谢老师。”香茹没想到今日就能收到礼物,双手接过,轻轻拨开锁扣,打开了盒盖。
    
    盒子里是一对纯银开口镯子,半指粗,上面有细致的手工花纹,分量挺沉的,香茹再不懂物价也知道,这样一对镯子不是什么便宜货。
    
    “这镯子太贵重了。”
    “一生只有一次的生辰礼物,贵重点又有什么要紧?将来还有更贵重的呢。
    来来,戴起来,姑娘家没点像样首饰能叫姑娘么。”
    香茹乖乖得取出镯子戴在两手手腕上,把开口处稍稍捏紧一些,镯子就刚好合适了,松紧适中的挂在手腕上,掉不下来也甩不出去。
    
    “正合适呢,师娘挑得真好,再大一些就戴不住了。
    谢谢师娘和老师费心了。”
    “喜欢就好。
    呵呵,把匣子收起来,我们上课。”
    “是,老师。”
    …… ……
    临近中午有小太监给邵太医送来一份诊籍。
    看那诊籍封皮颜色是淡绿色,香茹知道这是娘娘们用的诊籍册。
    
    奉上册子,小太监又转述了几句话给邵太医,两人交接完公务,对方一退下走远,香茹就伸手去翻诊箱册,邵太医轻轻一掌拍掉香茹的手,“别乱动,在你通过考试之前,你不准看这些。
    
    “我就看一眼,这是小夏医婆负责的娘娘的。”
    “当真?宫里有好几位同妃娘娘。”
    “姓萧又即将临盆的同妃就这一位,我刚到谢医婆手下的时候,小夏医婆就说这位娘娘怀孕了,算算日子也误差不多了,刚才那位小公公不就是请您开个月子膳方么。
    我还没看过娘娘的诊籍呢,我就看看,就看一眼。”香茹带点撒娇意味地笑道。
    
    “娘娘的诊籍除了封皮颜色,其他的不都跟别人一样么,你只看看啊,别乱出主意。”听香茹这么说,邵太医还是松开了手,让她拿去了诊籍。
    
    “不会不会,我就好奇,娘娘们先由医婆看一遍,再由太医开药方,这么复杂的步骤会不会都写在诊籍上。”
    “那是自然会的,不然要医婆们做什么,娘娘们但凡不喜欢和太医接触的,就由医婆代劳,她们的诊断经过都要如实详细记录下来。”
    “那岂不看一回病,得写好多页的内容?
    “嗯。
    别想偷懒。”
    “唔。
    那食医开方,以哪个为准呢?”
    “都要看,要看诊断也要看药方,尽量保守一些。
    对了,这是你最擅长的,对这样的娘娘往往食疗方多于药膳方。”
    “那……我可不可以观摩老师写方子?”
    “我写完了可以给你看看。
    现在你给我看你的书去,少开小差。”
    “嘿嘿,是,老师。”
    下午香茹老老实实地写邵太医布置的功课,而邵太医则在大书桌前伏案用功,两人背对背,也不知道邵太医这一下午都写了什么,不过当她临散值前完成功课交邵太医点评时,终于看到邵太医忙活一下午的工作成果是什么,正是那位萧同妃的月子方。
    
    这是现要的东西,所以邵太医只得暂时放下手上的工作,先写这个。
    
    于是邵太医看香茹的文章,香茹看邵太医的膳方,更加深入地了解宫廷太医的工作习惯。
    
    邵太医的方子短,香茹一会儿就看完了,不久后邵太医也看完了香茹的文章,叫了香茹到身边开始点评。
    
    点评完散值时间也到了,香茹拿了今晚要写的诊籍,告别邵太医匆匆赶去太医院厨房,她可记得节前跟卫公公讲好要给他开膳方的。
    
    到了厨房,卫公公果然在等着她,把下午请太医开的药方给了香茹,香茹又把了一番脉,将脉像暗暗记在心里,再见无其他人求膳方,于是与卫公公又闲话几句后就告辞走人。
    
    回到住处去给谢医婆请安时,她手腕上的镯子自然就被大家发现了,听到是邵太医送的生辰礼物,众人大发一阵感慨。
    
    香茹也适时的把今天看到萧同妃诊籍的事告诉给了小夏医婆,小夏医婆一直在跟踪萧同妃的情况,一听今天给萧同妃写了月子膳方,八卦之心一时沸腾,嚼了一些萧同妃的八卦给香茹听。
    说萧同她平时就很注意男女有别,男女大防是她道德原则中的首要条款,她怀孕期间的每次检查都是小夏医婆代劳,太医就没进还她寝宫半步。
    
    听到萧同妃是这样性格的人,香茹不禁想到之前太医院院使大人向皇帝上奏时的情况,会不会就用了这类似的理由?
    因为这理由简直是万能理由啊,只需说宫中有娘娘特别重视男女大防,不让男太医踏进自己寝宫,有事只得找医婆代劳,若是医婆水平太差,恐会危及娘娘健康云云。
    
    这样一说皇帝八成就会准了,毕竟娘娘和宫女比起来,自然是娘娘更重要,宫女作为卑贱的下人根本不值什么,所谓宫规随时都能根据需要更改。
    
    不过话说回头,也只有这样的理由才能确保让皇帝陛下同意由太医院接收医婆的教育培养,而且看得出后宫中也很重视妃嫔的心理需求,不然皇帝光听到医婆水平下降,直接下旨关闭女医馆就行了,何需还要费钱继续培养呢。
    
    唔,院使大人八成也想到过这一点吧,万一皇帝下旨关闭女医馆怎么办?嗯,应该是在奏折或者召见的时候说服了皇帝,不然批复的消息就不是太医接手教育女医徒,而是女医馆关门大吉了
    这样说来,女医馆上下不但得感谢院使大人,还得感谢皇帝陛下的善心呐,要是没有皇帝的这一念之差,自己一直为之辛苦的离宫之旅岂不就此终结?
    唔,好险,好险。
    入门 第81章秋风萧瑟,日子一天冷似一天,香茹每日学习功课日子过得平静自然,天天有写不完的膳方和文章。
    厨房那里时不时的递口信要香茹写膳方,有时给钱有时不给,香茹能赚就赚,她不介意这些,要是偶尔听到哪位厨子家里有红白喜事,她还会拿些钱出来封红白包。
    
    而有老人病的卫公公香茹也是尽心照顾,但正如他自己所说,这病太医都没办法断根,香茹能做的也尽是配合卫公公吃的药开些食疗方子,尽量控制病情,别发作得太厉害。
    
    就这么来来往往间,香茹和厨子们的关系打理得非常融洽,经这些厨子的嘴,香茹对京城街面上的事有了更多的了解,甚至对城市街道都有了一定的概念。
    
    邵太医对香茹的行为知道得很清楚,但他睁只眼闭只眼,他觉得这些都是香茹练习膳方的机会,他做的只是偶尔敲打一下卫公公,让他去提醒那些厨子们懂事一点,别忘了宫规。
    而这些自然都是背着香茹进行的,香茹并不知道邵太医为她做了什么。
    
    日子一天天地过,关于明年上课的事香茹陆续地从各位太医们的口中知道了些详情,回去就转告给姐妹们,比如说课堂已经定下。
    授课老师已经定下,课程已经定下等等细碎东西。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喜事,由小夏医婆负责的萧同妃如期临盆生了位小公主,次日就被降旨升了半级,去掉了那个“同”字,升为正三品的萧妃。
    
    萧妃高兴,发下赏赐,小夏医婆因此得了好几匹上等贡品的绫罗绸缎,她领赏回来给众人欣赏一番后就给了姐姐大夏医婆,在她冬至回家时带出去,搁宫里她用不上,也没那条件保管,到底是赏赐的高级货,弄坏了怪可惜的。
    
    秋末时,宫廷食医们都陆续完成了给官廷内眷和王公贵胄们开的食疗药膳方,今年有香茹分担一部分工作,邵太医的工作量轻松了一些。
    但这些东西交上去后,食医们也仅仅是歇了半月,就又开始准备明年春季的各种膳方了。
    
    进入冬季后大夏医婆离宫的日子就开始倒数,今年与她一块回家的医婆只有两个,其余七八人都是老宫女。
    跟着发生变化的还有医婆和医徒们的情绪,医婆们自然是数自己还有多久即可回家,而医徒们们则隐隐担心自己是否也有衣锦还乡的一天。
    
    这是每年入冬后这个院子里的人都有的一个心态变化,大家对此都视为寻常,香茹不是心理医生,她也帮不上什么忙,她知道医徒们这种心态的来由,就像高考生一样,只要没拿到最后的录取书,心就总是悬着的。
    
    临近年末,太医院和女医馆都渐渐忙碌起来,没谁愿意带着病过年,因此身体稍有不舒服就唤大夫,就连不怎么出外差的食医们都多了很多出差的工作。
    
    每个食医都有各自负责的病人,宫里宫外的都有,一忙起来就连轴转,刚从内廷回来还没歇个脚,就又有外差找上门来。
    
    在这样频繁的传召下,香茹的课程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有时上午来上课,讲到一半,邵太医受传唤进宫去看病,就要把她交给疡医教导文章。
    好不容易等他回来,师生两个还没就先前的学习进行个完整的交接,又有小太监子递了帖子说外面某某家有请,邵太医又要收拾药箱出宫,并直接给香茹布置功课提前放学。
    
    这种状态从进入腊月后就一直存在,邵太医能好好地在太医院呆上完整一天的次数数都数得过来,香茹有时候都想建议说不如给她提前放假好了,省得大家都累,反正文化课明年初有专门的老师来教。
    
    可每次看到邵太医精心为她挑选要她仔细阅读学习的文章时,这些话香茹就又说不出口了。
    
    时间进入腊月中,眼看年关在即,年假在望,马上就可以从这忙碌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太医院里紧张了月余的气氛终于有了一个缓解,放假在即,太医们的心头好似轻松了许多,不再抱怨忙得连喝茶的时间都没有。
    
    腊月二十日那天,午后,天气晴朗,温度回升,香茹用手绢垫在游廊栏杆上,脸朝院子坐着,一边晒太阳一边倚着廊柱打瞌睡。
    院子里没什么人走动,出外差的太医有的还没回来,回来的太医都在屋里歇脚和整理诊籍,不出外差的疡医和兽医才不在外面吹风,宁可在温暖的屋子里看书聊天。
    
    角门处走进来一个穿正五品官服的中年男人,欣长身段,白面长须,气质平和,除了官服不同,此男人跟别的太医没什么两样。
    
    脚步不紧不慢地踱到食医上房这边,一眼就看到坐在门口游廊上打瞌睡的香茹,男人略停脚步,淡淡一笑,迈上台阶来到香茹身后,拍拍她的肩唤醒她。
    
    香茹被人打扰迷迷糊糊醒过来,还以为是邵太医找她,一边问安一边转身,可一抬眼看到的却是陌生的官服和陌生的人,惊吓之下,香茹差点尖叫,好在她及时捂住自己嘴巴,想起这里是太医院,不是别的什么公共地方,就立刻冷静了下来。
    
    男人把香茹的慌张惊吓冷静镇定都看在眼里,心里有丝赞赏,觉得这丫头素质的确不错,是个好苗子,就是太年轻,处事不知道利害。
    
    “这位大人中午来此有何贵干?是要找哪位太医么?婢子进去给您传唤。”来者是客,香茹镇定下来后立刻开口。
    
    “是啊,我来找邵太医。”
    “邵太医刚出差回来,正在屋里歇息,大人请随我进去吧。”
    “不了,就几句话,不打扰里面其他太医休息,你替我请邵太医出来说话吧。”
    “呃,那婢子应该怎么回话呢?”
    “就说向少繁请老师出来说话。”
    “啊,向御医?”香茹愕然无语,邵太医的正牌学生来了,这个一直只听说过从来没见过的师兄大人。
    
    “请向大人稍候,婢子这就去请邵太医出来。”香茹可不敢自称是向御医的师妹,始终行奴婢礼,随即匆匆进屋回报邵太医。
    
    才回来不久的邵太医正喝茶歇息,一听香茹报告说是向御医来了,赶紧出来见面。
    
    “哎呀子简,这大冷的天你怎地来了,来了怎么也不到里面坐坐。”邵太医嘴上埋怨脸上却笑。
    
    “学生请老师安。”见着邵太医,向少繁恭恭敬敬执了学生礼,这才上前拉了邵太医的手走了几步,到游廊上坐下。
    
    香茹见状就要退下,但向少繁却制止住,没让香茹走,反倒屏退一旁值守的小太监,空出了一个单独说话的小空间。
    
    “学生知道入冬后老师公务繁忙,不敢到家中叨唠,这才拣了午休时间过来。”
    “子简特意过来是有事?”邵太医看看香茹,又看看向少繁,见着久违学生的高兴心情渐渐平复,等待下文。
    
    “其实不算什么大事,只是想请教老师是否知道有此事。”向少繁边说边瞟了一眼香茹,香茹顿时一阵莫名地心慌。
    
    “哦?怎么说?”邵太医脸色更沉三分。
    
    向少繁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抖开来递予邵太医,“这是学生偶然从家中下人手上得到的膳方,从纸张上认出是出自宫中之物,但这笔迹稚嫩,笔力不足,像是初学写字不久,所以特地来请老师看看,是否认得。”
    邵太医一看到膳方上的字迹就认出是香茹写的东西,教了她半年,对她的笔迹邵太医早已熟悉,不发一语地招手唤了香茹到自己身边,把方子给她看。
    
    “呐,你写的东西落到你师兄手上了。”
    “呃……京城真小……”香茹看着自己开的膳方憋出这么句话来。
    
    “子简,这方子怎么到你手上的?”
    “说起来也是偶然,那名下人没拿住,被风吹跑了,正好吹到我的脚边,就这么让我捡到了,等那人寻来时,我藏了起来没给,不然可能没好事。”
    “怎么说?”邵太医有丝惊讶,而香茹却紧张得心中直擂大鼓。
    
    “那名下人是家仆中有名的碎嘴子,最喜欢嚼些乱七八糟的事,你刚告诉他的事,转身他就能加油添醋说给十个人听。
    他求到了这宫中开的膳方,谁知道他会把这事宣扬到什么地步去,幸好这方子被风吹跑让我捡着了,不然还真麻烦了。”
    听完向少繁的说明,邵太医小松口气,香茹却愈发紧张,因为她不知道向御医接下来还要说些什么,若是不让她再这么干了想来也是应该的。
    
    “香茹经厨子们的关系给宫外的人开膳方的事我是知道的,卫公公这事不瞒我,我也多次交待他敲打那些厨子,在外面别乱宣传,时刻把宫规记在心里,没想到还是有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