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古代生活 >

第19章

古代生活-第19章

小说: 古代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亦见大家都认可,很是高兴; 最大的困难就是钱,既然钱都解决了,那么其他都是小事了。
  “上次你们说; 招生年龄要在10岁以上,我想了下,就定在10岁到15岁吧,毕竟有些年纪大些的孩子,可能更需要一门手艺。”
  因为泥瓦木工这样的活计,年龄太小的话; 连块木头都搬不动; 毕竟他们要教授的人多; 确实照顾不到。
  “咱们学制是五年,那这样行不行,那些交不起学费的孩子,也可以入学,但是要签订契约,学习五年毕业后,要在学院的安排下做工一年,用来缴纳欠下的学费,如果做满一年后,还要继续找活,可以优先到学院的工地做工,按照正常工钱开。”
  林亦这么做,一是解决这些人,没钱上学的问题,二也是想让这些孩子,能巩固好学到的东西,毕竟实践出真知。
  众人又商量了其他细节,到中午了,才把建造学院的事,大体商量妥当,现在他们也算是有章程了,以后就按照章程办事了。
  林亦让他们回去吃饭,他们下午会来人,帮他家修建大棚。
  林亦等他们走了,开始喝茶水,刚刚话说的有点多!
  中午饭是蒋氏做的,他们吃过饭后,看程慧娘竟然还要回去看话本,知道她是无聊,以前在县城随时,都能出去逛,现在在农村,也没什么可逛的,在说她长得漂亮,一到村里大家都只敢远远的看着,不敢近身说话!
  跟着程慧娘身后,想了想这里对于,程慧娘好玩些的,也就是大青山了,于是看着慧娘:“要不一会咱们去大青山里打猎啊,大青山里好玩的东西很多哦。”
  果然看到慧娘听了他的话,双眼放光,点头同意后,回房换了一身劲装。
  等她出来后拿起弓箭,林亦已经背着背篓,在等着她了,看林亦示意,让她把弓箭放到背篓里,他来背着,程慧娘看了看手里的辟天箭,果断的放进背篓里,跟着林亦从小路上山。
  一路上林亦在前面开路,她在后面跟着,看着背篓里的辟天箭,摇摇晃晃的,特有喜感。
  她当年跟无我和尚,修习的就是辟天箭诀,以内力和箭诀为主,当年她去北约国,遇到流匪那次,那样的箭法,当年她就只能发出十箭,现在能发十二箭了,辟天箭诀越往后越难练。
  林亦一开始是带着慧娘的,但是后来发现了一只兔子以后,就是他跟在她后面了,然后他的身上,就开始挂满了各种猎物。。。
  林亦在整理手上的猎物,看看能不能空出只手来,然后听到一声砰的声音,林亦不用看,都知道又有一只小动物牺牲了!
  看着慧娘拽着一只鹿过来,噗,林亦满脸佩服的看着她,乖乖他老婆就是威武,他挖了三年陷阱,也没抓到过,除了兔子和山鸡以外的动物,第一次上山就让她猎到一头鹿!
  程慧娘今天太高兴了,没想到大青山这么好玩,能打猎还可以练箭法,她决定以后常来转转。
  林亦看慧娘意犹未尽的模样,连忙拉住她:“今天就这样吧,你看你已经打了这么多了,我们都没法拿了,在说现在天气热,猎物太多容易坏,等冬天时,你倒是可以多打点猎物。”
  愁,一会回去要把这些猎物,拿给静园些,让他们加餐,这些他们是真吃不了。
  程慧娘本来还想玩会的,不过看到这么多猎物,嗯,确实有点多,于是欣然同意,明天她在来,刚刚猎鹿时,发现前边有个山谷,大概看了下,挺适合练箭的,打算明天过来仔细观察下。
  林亦把兔子和狍子,用绳子拴在鹿腿上,然后扛起鹿,示意慧娘拿着背篓,两人开始往山下走。
  这里已经是深山里,要是林亦自己是不会来这里的,不过这次和慧娘不知觉就到这里了,大青山深山里是很危险的,就是现在偶尔还能听到,远处传来狼吼虎啸的,他就是仗着慧娘武艺高深,才敢没多想就跟来的。
  两人下山已经快天黑了,到家后把鹿放下,一屁股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顺手拿起桌上的水喝了起来,这段时间懈怠了,这才背着一百多斤的东西,走了三个小时就这么累了!
  看着林亦累成这样,心里也有些心疼,不由检讨下,是不是打的猎物太多了,看着地上堆着的,嗯,好像是有点多!
  路上她想帮着拿着,结果林亦不让,非要自己扛回来,林亦这样,莫名让她心里很暖。
  看着林亦美目流转着笑意:“以后我自己上山,你别去了,我用轻功今天下山的时间,也就半个时辰的事,要不我教你轻功啊。”
  噗,林亦听了,忍不住把刚喝的水,吐了出去,得,被嫌弃了。。。
  不过还是摇头:“我不练轻功,以前你教我内功,我练了半年也没感到你说的气,轻功还是不练了。”
  说实话他在武学方面天赋有限,练练岳父教的拳法健身还行,其他的他是真不行。小时候慧娘就教过他,当时他还是满怀信心的,还幻想能练成绝世武功,当个大侠驰骋江湖,唉事实证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程慧娘也很无奈啊,不知道为什么,在她看来修习内功挺容易的,不理解为什么他和陈刚都说感觉不到气,小时候就教过他们,结果谁也没练成!
  晚上张管事来看看他们回来没,让他顺便用牛车把猎物拉走,包括那头鹿,让他把东西给大家分了,鹿收拾好后,给他送点肉就行,他今天有点累,真不想收拾这些了,一会洗漱好早些睡。
  上午张管事把鹿茸和鹿肉送来,林亦一看那肉得有三十多斤,就他和慧娘那里吃的完,把肉拿到厨房,用刀割下二十多斤肉,放到食盒里,叫来赶马车的刘叔,让他把食盒里的鹿肉,给岳父家送去,也让岳父岳母尝尝鲜,估计他们也好久没吃过鹿肉了。
  林亦看着剩下的肉,决定今天吃烤肉,把鹿肉清洗干净,切成小片,用调味料腌制起来,用盖帘盖好。
  来到厨房架子旁,把放在最上方的烤炉拿下来,好久没用要好好清洗下。
  这烤炉是他来新安村后,找铁匠做的,原理很简单,就是中间空的放炭火用,下面有漏灰通风口,上边烤盘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小窟窿,肉放在上面考,油会顺着小窟窿漏下去。
  吃烤肉人多吃有气氛,自己一个人吃,感觉怪孤单的,这也是他不常做烤肉的原因。
  把烤炉清洗好放到一边晾干,收拾好后,看看天色还早,决定去学院工地看看,他现在有时间时,都会去转转,毕竟是自己家的事,总不好真的当甩手掌柜的。
  今天一早慧娘吃过饭就上山了,说是以后要固定上山练习箭法,好吧他承认他被抛弃了,老婆独自上山玩不带他。
  她能找到喜欢的事做,其实他挺高兴的,毕竟程慧娘是个精力充沛,很有朝气的人,要是这样的人,突然天天在家看话本,他看着都心疼,娶她不是为了改变她,现在大青山能让她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过了官道,就是他当初买的,那五百亩过契荒地,远远看着就很热闹,林亦站在外围没有过去,今天应该是有木料到了,有一部分人在远处卸木料。
  烨朝《田律》山林木材属于朝廷的,不能随意砍伐,随意砍伐树木者,要交十倍罚银并流放,像大青山就是属于朝廷的,而现在他们购买的木料,都是从其他私人,山林主手里购买。
  昌河郡府本身就是山林多,所以他们这,据说木料比南边便宜很多。
  江里正看到林亦在那站着,走了过去,他现在有空会来看看,一开始知道林亦要办什么学院,真的很震惊,这个年轻人才多大,就有这样的志向。
  而且这个学院竟然是为了,教授贫家子弟手艺,这样的胸怀让他佩服,他明白一门手艺,对于贫苦人家是多么难得,可以说只要家里有个学成的手艺人,用不了几年日子就能好起来,所以现在他总爱过来看看,这所学院要是办成了,对他们新安村的好处太大了。

☆、第 51 章

  林亦听到有人过来; 回头看是里正; 笑着跟他打招呼:“您也过来了。”他偶尔就能碰到里正习惯了。
  里正笑着应承,同林亦一起看着远处的工地,现在房子基础已经打好了,正在起框架,虽然林亦不是他的晚辈,但是身为同村人; 也让他感到骄傲,如果他的后辈; 要是能出个这样的人,那么他死了都能笑。
  “亦哥儿你这前边的是学院; 后面怎么也打地基了。”后面地基面积也很大啊,不知做什么用的。
  林亦看着远处里正问的地方; 脸上笑意加深:“那里是给学生盖得宿舍,您也知道,学泥瓦木工的; 都是些穷苦人家的孩子,而且家里离着还远,以后来这里学习的孩子,不愿意回家的,都可以住这里,您看; 在校舍附近还会盖个食堂; 吃食不会特别好; 但是怎么也要让他们营养均衡,都是长身体的时候。”
  其实他的压力一开始很大,什么都要设想到,什么都要用钱,光是吃食上,就是不小的开销,用来上课练习的木料,工具啊等等,前期都要他自己掏钱买,现在他是算着钱花呢,希望喻禹能接到活,这样能缓解下他的压力。
  能开设这样的学院,能为将来的学生想到这么多,足矣证明亦哥儿的心善,大善啊。
  现在村里的人,都知道林亦要开办,教泥瓦木工的学院,现在大多数人的想法,都不想送孩子来学门手艺,大家都眼巴巴的等着秋收后,都把家里的孩子,送到村里的私塾上学,都一心想让自家孩子考功名。
  一个个都把林亦当目标,教育自家孩子,读书考秀才还能办学院,想罢江里正苦笑的摇了摇头,愚昧啊,如果秀才那么好考,那刘老根的二儿子长盛,怎么到现在还没有考上。
  现在村里人,都被种植枸杞树带来的利益,熏得飘飘然,一开始他们家也是,后来了解了林亦在做的事,他们这点成就,就不算什么了,现在他只想随着林亦,让新安村更好。
  林亦同里正聊了会就回去了,从今天起,他还是要每天,看书、练字、写策论,学问上不进则退,五天不读书,在拿起时看着书,都没有以前那种熟悉感了。
  回来后到书房,拿起宣纸先练字,这些天忙着成亲的事,都没练过,等写完一张后,拿起一看,想死的心都有,nnd又退步了!
  清秀的脸上,满脸无奈,唉,练习一年能进步一点点,退步却只要几天时间,咬了咬牙决定,以后练字时间加长,就不信练不好了。
  拿起宣纸从新开始写,也不知道是不是现代的习惯使然,临摹字帖时好好的,一到纸上自己写就变回,自己的笔迹了,而且突破特别难!
  林亦把烤炉放到院子里的石桌上,把炭火点上,慧娘早上出门前,两人约好,她中午回来吃,所以他现在开始准备正好。
  等炭都烧红了,不在冒烟后,把上边的考盘放上,用猪皮在烤盘上,来回抹了抹,好久不用炼一下,炼好后把烤盘用夹子拿下来,放到一边,去厨房把鹿肉和碗筷,拿出摆好。
  程慧娘回来时,看林亦把碗筷都摆在院子石桌上,笑看着林亦“今天在外面吃吗,吃什么啊。”边说边走近,顺手把山鸡放到一边。
  林亦看着慧娘笑道“今天请你吃顿特别的,你先去洗漱下,一会过来吃。”
  看着门边的山鸡特好笑,今天慧娘出门前,特担心她像昨天那样,猎一堆猎物,想着这样一个娇滴滴的美人,扛着一堆动物尸体,林亦忍不住心抖了下,所以他特意叮嘱,以后每天拿回一只山鸡就行,这个味道好还大补。
  等慧娘出来时,已经把鹿肉考好了,闻着香味笑眸流转,闻着就觉得好吃,林亦总是能弄出让她心动的美食。。。
  林亦醒来看看外面天还是暗的,今天要早些起来,今天是佃户交租子的日子,他是一定要去的,不光是收租子,还有佃契的事要处理。
  这些天天气好,秋收到晾晒好粮食,一直是大晴天,村民虽然累,但是脸上的笑容没断过,庄稼人最怕秋收下雨了。
  转头看向慧娘熟睡的容颜,微微一笑,有个人陪着的感觉确实很好,轻轻的把压在身上的玉臂挪开,把被子给她盖好后起身,先在院子里练了两遍拳法,洗漱好简单吃了早饭,把门关好往静园走。
  现在天已经蒙蒙亮了,一路上也碰到好多村民,赶着去镇上缴纳粮税,跟以往不同的是,以前村民们大部分都是挑着去的,因为秋季枸杞树挂果多些,家家户户晾晒的干果也多,今年都卖上好价钱了,新安村大多数人家都买了牛,所以现在大家缴纳粮税,几乎都赶着牛车去了,一会收完租子,他们家也要去镇上纳粮税。
  等他到静园时,看张管事已经称重收租了,陈海和他的三个儿子在旁边帮忙。
  林亦走过去一脸歉意:“抱歉,来晚了,还想着今天能早些呢,最后还是来晚了。”
  跟众人含蓄了下,开始跟佃户立定明年的佃契,佃田契约他们每年都会重新订立,双方的条件都没有变,很快林亦就按照去年的条件写好契约,交给佃户。
  然后交完租子的佃户,会过来找他跟他说,是否还要佃田地,佃的话就签订佃契,不佃田地了也会说明原因。
  等佃户交完粮食走后,林亦和张管事算了下,今年要交的粮税,要达到二百石,合力把二百石粮食搬上牛车,一共用了十辆牛车才装下。
  陈海带着儿子们,每人赶辆牛车,还有六辆车是从工地上,临时抽调过来的,临行前张管事每辆车发了块油布,林亦暗暗点头,他就没想到这点,天有不测风云啊,现在天好,谁知过会什么样,在说今天他们去晚了,也不知今天能不能缴上,如果不能还要过夜,这样准备确实万全。
  等车队走了,林亦拿过账本接着算收成,张管事安排人,把粮食放到后院库房里。
  张管事来到后院库房,板着脸看了看里面,吩咐长工:“去前院拿些木板,在拿些青砖,用木板垫好后在放粮食。”
  这批粮食他知道对林亦,对他们有多重要,这是明年学院一年的口粮,所以决定不能有一点事,等长工把青砖垫在底下,上面放木板,这样可以隔绝地下潮气,粮食能更好的保存。
  弄好后才让长工,把粮食放上去,依次摆好。
  林亦看完账本算了下,忍不住叹了口气,今年是丰收年,去了缴纳粮税,还剩下四百三十石粮食,也就是25800斤粮食,看着挺多啊,但是还要留一部分做粮种呢,他们现在人也多啊,而且明年招收的学生多的话,都不一定够吃!但愿能支撑到,明年新粮食下来吧。
  张管事等长工把三百石粮食放进库房后,进去看了看四周没问题后,把库房门锁好。
  带着长工来到前院找林亦,“公子,放进这边库房三百石粮食,还剩下的您看,是不是放在您那边。”
  这边人多放三百石可以了,剩下的最好还是分开放比较好,这是他在前任主家那里养成的习惯。
  林亦听了欣然同意,“把剩下的一百三十石,放到院子里西厢房吧,那一排都是空的。”林亦看张管事听他说完,就开始吩咐长工把剩余的粮食,往他家里搬,张管事也跟着去了。
  林亦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暗暗高兴,这又是个人才啊,而且是足智多谋型的,这段时间,跟张管事接触下来,此人办事周到,几乎滴水不漏,而且能力十分突出,不愧是曾经帮着慧娘管理生意的人,就是现在当起了,他们家的管家,林亦总觉得太屈才了!
  想罢摇了摇头,往他那一千亩地的方向走,今天是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