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古代生活 >

第4章

古代生活-第4章

小说: 古代生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今年四月份的时候,林亦酿了桃花酒和梨花酒,现在七月末了,正好酒酿好了,这是林亦今年想到的能出钱的地方,想起酿酒的事还是看了一篇杂记,里面描述在京城喝到桃花酒,评价此酒本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这话看着挺夸张的,但是桃花酒确实有美容养颜的功效。
  后来林亦去镇里和县城打听了,竟然没有卖的,听掌柜的说那酒金贵都是南边和京城的贵人喝的,咱们这里没有这酒,当时他听了这个激动啊,这个要是做成了,那就是独一份啊,肯定赚钱啊啊啊。
  回来后他就开始研究,酿花酒和果酒,林亦在现代时都做过,这也算是他的兴趣吧,但是在这里竟然没有醪糟就是酒酿!因为这里不产糯米,后来还是林亦找了师父,让他跟熟悉的行商带货时在南方给带回来了300斤糯米,才算把酒给酿上。
  酒当时买的是15文钱一斤的烈酒,这里的酒都是粮食酿造的比较贵,十五文钱的烈酒是最便宜的,做花酒还是果酒最好都是选用清酒比较好,这样酿造出来清香,酒也掩盖不住花的香气,非常好闻,喝起来含在口里也有花香围绕,对于现在的文人来说是大雅的一件事,所以这种酒据说在京城和南边卖的都不便宜啊!
  但是这里没有清酒啊,酒不怎么烈的,人家都是成名已久的名酒了,比如女儿红,竹叶青啊,好贵的!所以林亦就在烈酒里兑了好多水。。。
  现在要把酿好的酒开封了,但愿别出什么问题,要不他这十多两银子就要打水漂了!
  林亦家的地窖入口在后院靠西边的一排石头房里的,地窖当时为了储存东西,就把石头房底下全挖空了,也就是说他们家这排石头房地下一层地上一层,地窖里为了防潮,不但做了防潮保护膜,四面还都铺设了青石砖,这样防潮效果就更好了。
  林亦走到放酒坛的地方,他当时也没敢多弄,一是第一次弄怕弄砸了,二也是资金不充足!一共才买了600斤烈酒,花了九两银子,糯米是二十文一斤买的,一共300斤,花了六两银子,还有别的花了3两,所以酿酒一共的成本是十八两银子,林亦一共酿了十五坛子酒,每坛装一百斤,一共是一千五百斤酒,其中七坛梨花酒,八坛桃花酒。
  因为四月份就这两样花是开的,林亦就酿造了这两样酒。
  当然山里的花还有很多,但是他不确定那些花的功效,所以就不费事了,林亦小心翼翼的抱起一坛桃花酒,拿出去放在了堂屋里,又回来拿了一坛梨花酒放在堂屋里,把酒具放好,把酒开封,顿时迎面扑来股阵阵的桃花和酒混合的香气,酒中有花香,花香中有好似伴着酒香。
  林亦一闻这味道就知道这酒是酿成了,而且比他在现代的时候酿造的气味浓多了,林亦拿起个酒盏盛了酒尝了尝,怪不得会有人间难得几回尝的诗句来形容这酒呢,嘴里萦绕着酒和花的香气,好似混合了又好似分开了,让人回味,嗯,不得不说这样的酒在现代是酿不出来的。
  林亦以前酿的酒跟这差远了,只是有点香气而已,没有这么香浓纯正的香气也没有这么的让人回味。只能说是这里的原材料都是天然的没有被化学品侵蚀过,真好。。。


☆、第 12 章

  清晨林亦拿着两个酒葫芦,一个装的是桃花酒一个装的梨花酒,往林秀才的坟地走,林秀才是葬在村里的坟地 ,要从村子里的西山走,坟地是在山里一处比较平坦的地方,从新安村成立时,就由村里懂风水的老人把那地方选做了坟地,说那里风水好,村里的老人作古后,安葬在那里正好还能看到亲人。。。
  村子里的人起来的都早,现在已经有人要去地里了,看到林亦都会跟他打招呼“亦哥儿这大清早的你这是去干什么啊。”王老汉看着林亦还拿着两个葫芦好奇的问。
  “王伯您这是下地啊,我带了点酒去看看我爹去,几天没去我有点想他了。”笑着打完招呼林亦就走了,毕竟跟王老伯也不熟,就知道他有四个女儿,一个儿子,现在女儿都嫁人了,家里儿子也成亲了,但是因为他们家劳动力少,所以这么大年纪还是要下地干活。
  王老汉看着林亦的背影忍不住咽了咽口水,我的乖乖,林秀才都过了三七了,现在还带着酒去看他,想着他都多长时间没喝过酒了,唉希望他将来死了,他家儿子也能这么对他。
  其实村里人都羡慕林秀才,自己有本事,虽然死的早,但是人家有个孝顺的儿子啊,只要儿子争气他们林家就有出头的时候,这事村里的老人都看的明白着呢,也都会叮嘱自家小辈,尽量结个善缘。
  林亦来到林秀才的坟前,找了个石头坐下了,坟地他前几天才拔过草,现在看着还挺干净的,把酒摆上后,就开始跟林秀才絮叨他的近况,这是林秀才走后他养成的习惯,“爹,你看我今天给您带来了,我开春时酿的酒,那时我就说,要让你第一个喝上,现在啊,我给你带来了,你多喝点吧。。。。。。”
  那时的情景仿佛还在眼前掠过,可却物是人非了,在林秀才坟前林亦边说话边发呆半个时辰后,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把酒散在了坟前,跟林秀才道别后,林亦缓步往山下走,缓慢的脚步略显不舍,身后林秀才的墓地却还是越来越远了,伴随着树叶沙沙的响声,身影慢慢消失在绿野匆匆的树木中。
  林亦回去后把牛车赶上,打算去镇子里全福酒楼,他想把酒卖给这家酒楼,如果可能还想把配方卖了,毕竟凭他自己也酿不出多少酒来,在有就是要是自己做,还要把其中的利益链打通了,这个林亦真不行,还要找关系对他来说太复杂也太麻烦了。
  而且他最近几年还是想把重心放到读书上,考上功名在这里有一定的话语权后在做别的打算;虽说他现在还有他爹留下的人脉和他师父的面子在,但是时间长了谁还管他是谁啊,所以别人的终究不如他自己有,能让他安心。
  全福酒楼是镇上全家的产业,全家在青山镇算是首富了,不是他全家有钱,林亦才选择他们的,而是他们家有野心,据林亦了解,全家不但在大青县也开设酒楼就是在昌河郡都有全福酒楼的身影;更别说在昌河郡的其它县镇了。
  林亦把牛车拴好,拿着两个装酒的葫芦走进了全福酒楼,伙计看来人了,马上迎了过来,“这位公子您是用饭吗需要雅间还是在大堂。”
  “来个雅间吧,把你们掌柜的叫来,我有事跟他说。”
  “好嘞,您跟我来,我带您去雅间。”伙计把客人带到雅间后对着林亦说“您是现在点菜还是我把掌柜叫来后在说啊。”伙计这么问也是出于礼节,他一看林亦多半是找掌柜的有事。果然听到“先不点菜,你把掌柜的叫来吧。”伙计听后就出去找掌柜的了。
  青山镇全福酒楼的掌柜是全家的旁支,全掌柜听了小二的话,就起身去了雅间,做为掌柜的有事就得去,毕竟做生意还是要和和气气的才行,他到没有多想,每天找他的人都好几个,无非就是那点事。
  全掌柜进了雅间看见林亦立马露出笑脸“这位公子你好,我是这家酒楼的掌柜不知您找我何事啊。”全掌柜同时也在打量林亦,是个清俊的小生,周身有股书卷气,穿着也很利落,衣服料子也是细棉布的,家里应该还不错。林亦可不知道掌柜的一个照面就把他家庭条件都快评估出来了,“掌柜的你看看这是我酿的酒,先尝尝咱们在谈别的。”说完就把葫芦盖打开,顿时桃花酒的香气就飘出来了。
  全掌柜闻到酒的香气眼睛一亮,等到林亦把酒倒入杯子里,立马拿起杯子尝了尝,明亮的眼睛简直要冒出精光“这是桃花酒吧,刚刚你说是你酿的,不知公子何意,但请直说。”
  全掌柜快速在心里衡量了下,知道这是他的一个机会,整个北地三郡都有他们全福酒楼的分店,可是没有一家卖桃花酒的,因为这东西是南方的特产,就连京城的桃花酒都要到南边进,而且很贵,要是到他们北三郡的话就更贵了,而且还不好运过来,如果以后只有他们全福酒楼卖桃花酒,那么他们全福酒楼就真的算是一流酒楼了。
  林亦看掌柜这样就把要求说了“今天我来一是为了卖酒,二是为了卖酒方,这事你还是要跟你们东家说一声的,今天我把这两葫芦酒给你留下,一葫芦是刚刚你喝的桃花酒,一葫芦是梨花酒,你带去跟你们东家商量下吧,明天如果感兴趣就去新安村找我,我叫林亦,进村一问便知,明天我等你们一天如果你们不来,我就带着酒去县城了。”至于去做什么彼此都懂。怎么着也要给他们点时间调查他不是,林亦可不想被人当柿子给捏了。
  掌柜听林亦这么说知道这是有人的,得调查下,在这青山镇他全家还是能说了算了,想罢忙答应下来,把林亦给送走后,就拿着酒去了全府。
  


☆、第 13 章

  全府在青山镇东边,是座五进宅子,全家也是从这代家主全东城接手后发展起来的,以前的全家在青山镇也就是个乡绅,有八百亩良田,镇里有几间铺子,就连这座老宅也是三进的,后来全东城扩建成现在的五进大宅,全东城是非常有心计和擅于钻营的人,他当家主后,搭上了昌河郡府的通判郑成义,把自己的亲妹妹送给郑成义做了小妾,烨朝的通判是正六品官有监察官员的权利,所以昌河郡府的官多少都要给些面子的,从此靠着郑成义的关系,把全家发展成为现在的规模。
  全府内全东城品尝着全掌柜拿来的酒,细细品味后点头赞叹“不错,味道很正宗,跟我一起在通判府喝到的味道一样。”把酒杯放下全掌柜立马又给倒满酒。“你说那个人说他叫林亦是新安村人。”全掌柜站在一旁微微弯着腰“是的,叔那个年轻公子是这么说的,我已经让人去调查了。”
  全东城拿着酒杯又慢慢喝起酒来,同时心里也在想,新安村怎么有点耳熟呢,姓林。。。
  屋子里除了全东城和全掌柜还有个年轻公子坐在全东城的对面,就是身材很胖也在那里喝全掌柜带来的酒,听了全掌柜和全东城的话,眯着眼睛不以为然道“爹,管他是谁,让他把酒方交出来,在给他一百两银子打发了不就行了。
  在这青山镇还不是咱们全家说了算,爹这酒真好喝,反正你一定要把酒方弄到手。”他就觉得他爹做什么都要查,也太谨慎了,一个农民还不是他们怎么说怎么是,不听话就废了他。他是全府的大少爷,以后等他当家后,做事绝不像他爹这样,这也怕那也怕的。
  全东城听了儿子全邵东的话,在看着儿子一副天老大他老二的样子,顿时气的脑门顿顿的疼,“滚出去”想他全东城精明一世生的儿子竟然蠢笨如猪,连自知之明都没有,还真把自己当成通判家亲戚了,这么多年他妹妹早就失宠了,现在郑通判是看在他每年给他上供的银子才帮他们家的,所以这些年他是做什么事都很谨慎,也尽量结交些别的官员,烨朝的官员任上三年,最多也就能连任而已,最多六年就必须要调任。而郑通判今年已经是第六年了。
  看着大儿子狼狈出去的身影,全东城再次感到,全家要是交到这样的人手中,那真是完了。不着调,拎不清,除了上青楼包妓女,纳一堆小妾,干什么都不行,就连生孩子这么多年这么多女人,就给他鼓捣出一个孙子来,看来要另作打算了。
  全掌柜看着这一幕也只能当做没看见,看全东城还在生气赶忙转移话题“叔,我来时碰到保康堂的伙计跟林公子打招呼,等林公子走了,我问那伙计打听了下,那伙计说林公子的父亲去世不久,是个秀才。”他是坐马车来的全府,林亦的牛车慢,正好让他看到这一幕。
  全东城听了全掌柜的话猛然就想起来了,新安村林秀才曾经的林师爷,“这么重要的事下次早点说,一会你去准备银子吧,不,还是准备金子吧,这样带着方便,把契约准备好,下午你跟我去新安村。”全掌柜没想到一个死了的秀才竟然让全东城这么吩咐他,这是要走正规渠道购买配方了,这让全掌柜不由好奇怎么回事,“叔这是怎么回事啊,您跟我说说,让我也能明白些。”
  全掌柜也是全东城以后要重用的,所以也乐意为他解惑,“那林秀才你可能不知道,但是大青县的林师爷你一定听过,毕竟大青县很多大事上都有他的身影,连县太爷都听他的意见,因为他算无遗策计谋超群,我曾经跟这位林师爷打过交道,这个人很可怕,你就算有再深沉的心思和手段,在他面前都会无所遁形,你说这样的人会不给他儿子留下后手吗?”所以他没必要冒险,只不过是花些钱而已。全掌柜听了恍然原来是他。
  林亦从镇上回来后,把家里收拾了下,唉,家里大还就他一个人,最大不好的地方就是,他要自己打扫卫生,他现在都是隔天打扫一次,他把东西厢房都用锁锁上了,只打扫正房厨房和院子,这样每次打扫下来也要半个时辰。
  打扫完林亦去看了看果树,他家的果树已经都成熟了,在过几天就要陆陆续续把果子都摘下来,要不在放下去就该熟透了,落在地上就可惜了,他们家山坳里比外面的气温要高,种在这里的农作物都会比外面成熟的早,所以他家的粮食也会比外面的早半个月收。
  林亦以为全家怎么也要明天才会来人,没想到下午全掌柜和全东城就来了。


☆、第 14 章

  新安村的村民在这里落户生活也就才二十年左右,当年逃难过来的人,来这里安置的有五十三户人家,每家每户人多的也就活下来四个人或五个人,人少的有的全家就剩下一个人或两个人了,而林亦家当年就是,来到新安村的就剩他爷爷和他父亲了,现在就剩他了,貌似别人家都是人丁越来越多,怎么他家越来越少了呢!
  当年的五十三户人家现在已经发展到一百多户,当年人口不足百人,现在已经三百人左右了,就因为当初人太少,新安村这里又是在山边,当年县衙给村子里划拨的土地就800多亩,当年田地主买了200多亩地,里正家70亩地是这么多年陆续买的,其他这么多家一共才有不足300亩的地,还有200多亩的荒地没人种,可想而知这个村子会有多穷。
  烨朝对于开荒是不进行免税几年的政策的,只是有农民想开荒,要以二两银子一亩的价格去衙门购买,而荒地头两年收成都不好,还要交粮税,荒地的粮税5年之内开垦的荒地,每年每亩税赋一成,这样农民开荒头两年甚至要赔钱,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开垦荒地。
  在荒地上建住宅,是要去衙门办理过契的,每亩荒地要额外交三两银子的过契费用,这样过契过的荒地就可以建造住宅了,也不用交粮税了,但是不可在做农耕用地了。其实就是你多交银子就给你改成宅基地了,林亦是这么理解的,这样朝廷还能有额外收入,荒地面积还减少了。
  所以村里的猎户多,出去打零工的多,毕竟人总是要生存下去的,林亦是把新安村当成他在古代的家乡的,他从来到这里后,第一个地方就是新安村,所以他希望这个村子能越变越好,如果可以他也希望能帮助这里,这让他心安。
  而每次林亦出门都会不自觉的看着他们村,官道对面的大片田地,甚至林亦还特意调查了下那片田地是属于谁的,那片田一开始是青山镇乡绅罗家的,后来罗家败落后,这片田在前几年被全东城买了,这次他找上全家卖酒方,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