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璀璨八零年代 >

第7章

璀璨八零年代-第7章

小说: 璀璨八零年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道菜之所以叫三元及第,还是和发音有些关系,在金陵这里,鱼丸不叫鱼丸,而叫“鱼圆”,“元”也是取了“圆”的谐音。
  “是啊是啊,然然你得多吃点。”
  前年是褚欣恪高考,今年又到了褚欣然,要是往常,大家也不会说的这么直白,也是欣然成绩上升了,大家才会说的如此轻松。
  “我们家然然肯定能考上好大学,然然的目标是北平大学跟五道口,说好了,我们都在北平等着她呢。”
  “来,然然,哥哥也敬你一杯,祝你万事顺心如意。等你到了北平后,有哥罩着你,你什么都不用担心。”
  长辈们看着两个小的这么团结友爱的样子,心里更是高兴,而欣然呢,有这么多人关心宠爱着,她的心里自然是温暖的。只是透过灯光,她又仿佛看到了前世的父母,他们也时常这样慈爱的看着她。
  可不管怎么样,虽然离开了熟悉的世界,可能遇到这一家人,也是另的一种福气。
  时间很快到了整八点,春节联欢晚会正式开始了。
  从八三年第一届春晚开始,每年过年看春晚已经成了老百姓的一种习惯。这也是因为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匮乏,国家特意借助电视手段,向全国人民演绎了春节这样一个隆重的文化事件,为全国人民奉上了一道精美的文化盛宴。
  以前觉得看腻了的春晚,这会褚欣然也看的津津有味。她还看到了不少熟悉的人,有赵忠祥、姜昆、韦唯、屠洪纲等,最令人意外的是,这是赵本山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他和黄晓娟表演了小品《相亲》。
  “这小品还挺逗的,这两个演员演的不错啊。”
  “就是长得有些丑。”
  一听这话,褚欣然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谁能想到呢,以后每一年的春晚,赵本山的小品都是大家最喜爱的表演之一,他也成了全国观众最受欢迎的演员。
  一边看电视一边吃年夜饭,最后吃饭饭菜都凉了。
  “你们专心看电视吧,没吃饱的等十二点了再吃饺子。”
  正月初一的饺子,必须除夕包好,半夜十二点开始吃,也就是“更岁交子”的意思。
  十二点整,电视机国家领导人开始给全国人民拜年,窗外也响起了阵阵炮竹声,蒋爱明和邱静婷她们也端着热腾腾的饺子过来了。
  “来来来,大家吃饺子,吃了饺子一年都健健康康,顺顺利利,吉祥如意。”
  褚欣然对饺子并不钟爱,应景的吃了几个后,在家人的催促中就回房间睡觉了。在大家眼里她还是个孩子,还是即将高考的学生,自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应大家要求回房间休息的褚欣然,躺在床上并没有什么睡意,她看着窗外不停闪烁的烟火,在黑夜中绽放,很快又消散不见。
  这是她在这个世界过的第一个春节,让她特别想念从前的生活和家人。
  她在心里祝愿,愿他们永远平安,永远健康,如果她的离开给了他们伤痛,希望他们能很快从伤痛中走出来。
  她开了几年公司,有不少存款,父母也是退休的公务员,生活肯定不会有困难,只是一下子白发人送黑发人,肯定会让他们难以接受的。
  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听着随身听里的音乐也渐渐沉睡了,当磁带放到尽头时,那“喀”的一声,不是故事的结束,也许只是新的篇章的开始。


第十章 
  正月初三,褚时令和褚时运就离开,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只有褚欣恪因为学校还没开学的关系,留下来多过了几天,说是要多陪陪蒋爱明。
  开了学,同学们的学习氛围更紧张了,褚欣然却越来越得心应手,她花了更多时间将所有的知识点融会贯通。
  所有的科目里,她的英语是最好的,几乎每次都能拿到满分。语文和政治需要背诵的内容比较多,这个是无法偷懒的。而数学、物理和化学就以理解为主,把相关的知识点和题型摸透后,她的正确率已经能够保持在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高考前两个月,班主任私下找了褚欣然谈话。
  “褚欣然同学,情况是这样的,现在各大高校都开始提前录取了,你的成绩在这一两年内都很稳定,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完全符合提前录取的要求。现在我来征求你的意见,看你有没有意向和这几个学校进行双向选择。”
  褚欣然看了班主任给她的资料,几个学校确实都是不错的学校,可惜当中没有她心仪的。
  “老师,我还是想参加高考,您也说过我现在考北平的大学完全没问题,所以我还是想自己试一试。”
  自己的实力自己最清楚,而且她和那些同学不一样,她毕竟经历过许多,内心非常淡定,不会因为所谓的紧张就发挥失常,不过很显然,老师对她并没有这么强大的自信。
  “欣然同学,你要考虑清楚,高考还是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存在的。而且这几个大学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学,关键是离家还近,我认为你可以再好好思考一下,下星期再给我答案,你觉得这样合适吗?”
  班主任一方面觉得褚欣然的成绩确实不错,按她目前的水平,想考北平的大学是可以的,另一方面又怕她发挥不好,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想后悔找谁去?
  “谢谢老师,不过我对自己有信心。”
  欣然也不想多说什么,一句话就概括了所有,班主任还想再劝,可看了她的表情后,还是收住了嘴。
  “哎,你这孩子,行吧,你先回教室,这件事以后再说。”
  年轻人都有些锐气,班主任也不知道该怎么劝才好,他又觉得跟个孩子也没什么可说的,还是决定抽时间给褚欣然的父母通个电话。
  当天欣然刚放学回家,褚时运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你们老师说有几个学校愿意给你提前录取的名额,可是你没有同意是吗?”
  说实在话,褚时运也是挺纠结的,以前女儿的成绩并不怎么样,在班里不过中等,能考个大学就不错了,根本就不指望她能考一个一本的。
  现在褚欣然的成绩不光提高了不少,还有全国排名前十的学校愿意提前录取,这事要是放在以前,那是想也不敢想。
  现在他是要支持女儿的决定,还是苦口婆心的劝说?在工作上很有主张的褚时运,这时候也有些举棋不定了,可不管怎么样,他还是想听听欣然自己是怎么说的。
  “爸,我认为自己有把握能考到自己理想的学校。”
  想当初她考mba,也是一门心思考北平的学校,当时也有其他学校想录取她,她当时也是直接拒绝了。
  如果连坚持自己梦想的勇气都没有,那还谈什么理想呢?
  或许她妥协后也会有其他不错的发现,可明明能够成功,又为什么非得做一些不必要的妥协,不去尝试,又有谁能知道最后的答案呢?
  现在就是一个高考,她已经为此做了近两年的准备,如果这样她都不能成功,那她简直要怀疑自己的智商是不是有什么问题了。
  褚时运听女儿这么说,心情奇异的缓和了下来。
  “爸爸当然相信你,不管你做什么决定我和你妈妈都愿意做你坚强的后盾。你好好准备考试,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按平常心面对就行。”
  离考试越来越近,再多的担忧已经没有必要了,他更多的是想给女儿一个轻松自在的环境。
  “然然,你把这碗面条吃了,这么晚了你还在学习,可别把自己累坏了。”
  晚上十一点,褚欣然正在整理近期的模拟试卷,没想到蒋爱明端着一碗面条到了她房间。
  “奶奶,我不饿得,再说你怎么自己送上来了,直接喊我下去吃就行了,万一烫到了怎么办?”
  蒋爱明年纪不小了,端着一大碗热腾腾的面条,还要从一楼爬到二楼,褚欣然真怕她不小心摔出个好歹来。
  “没事,奶奶我腿脚硬朗着呢,你赶紧把面吃了,吃完了早些休息,哪怕明天再看也是一样的。”
  家里有个备考的学生,全家人的心都提着,时刻关注着褚欣然的动态,她要是有个需要的东西,都不用他开口,大家恨不得立刻把她需要的东西送到她的手边。
  大今年院里有好几个要参加高考的孩子,大家私下里也说好,要保持安静,不要闹出什么大动静来影响孩子们备考,所以现在,连那些调皮的孩子们,都被家长勒令不许在大院里大吵大嚷,他们想玩什么都得出了院子才成。
  可以说在对高考和考生的重视上,不管是现在,还是几十年后,那都是千篇一律的。
  “万人过独木舟”,真的不是说说而已,他们这样的家庭,虽然高考没有上升到改变人生的高度,可镶金的苹果和镀金的苹果,那金贵的程度肯定是不一样的。
  蒋爱明放下面碗就下楼了,时间已经不早了,她也不想打扰欣然学习和休息,只留下欣然对着那一大海碗的牛肉面“瑟瑟发抖”。
  有了这一碗面的刺激,之后欣然从来没有超过十点睡觉的,就是有什么要看的,也只会偷偷的开个小台灯,就怕奶奶看到她房间的灯开着,半夜还要给她送碗面,上次那一大碗,可是费了她好大的劲才硬吃下去。
  就这样,几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临考前的两天,学校开始放假,欣然准考证上的考点就是自己学校,不用折腾的感觉不错,她已经准备轻松上阵了。
  “考试那三天小张就专门负责给你接送,特殊时期,我们得保证万无一失。”
  按褚欣然说,学校离那么近,她只要像往常一样自己骑自行车来去就可以了,可蒋爱明和褚国志坚决不同意。
  “咱别在不必要的地方花费时间,小张开车又快又稳,这样你时间也节约了,也不用消耗太多体力,把时间节约下来,你可以多睡一会儿,也可以多看一会儿书。”
  警务员说是配给褚国志的,可大家约定俗成的就是说,警务员同样也为领导的家人“服务”。
  既然爷爷奶奶都这么说了,欣然也没什么好推拒的,她就在家时不时翻翻书,大部分时间还是处于休息状态。
  和她的悠哉悠哉不同,蒋爱明忙着给欣然准备考试要用的东西,从文具到吃的,那是一应俱全。
  “小恪说吃巧克力好,提神,你在考场要是饿了或困了,就吃一块。”
  七月的金陵,早就热的不行了,巧克力买回来一直放在冰箱里,刚拿出来一会,就已经开始软化了。
  1990年7月,欣然在家人的殷切期待中参加了为期三天的高考,所有科目都考结束后,她在班主任那里和其他同学一起对了答案,最后的估分是630左右。
  “欣然,你确定吗?”
  大家的答案对下来,普遍都是四五百分的成绩,像褚欣然能达到六百多分的,简直是凤毛鳞角。
  按照前面的考试情况,五百五十分左右就能算高分了,考上一流大学已经完全不成问题了,褚欣然能对出六百多分的成绩,对此班主任呈怀疑态度。
  褚欣然不欲多说,她心里已经有数了,对她而言,现在是只要等着填志愿,等着拿录取通知书就可以了,其他人有什么想法,或者怀疑什么的,反正也影响不到她什么。
  高考结束后,在考试成绩出来前,褚欣然又过上了悠闲的生活,每天睡觉睡到自然醒,有事没事还是捧着各种书看。
  “你有没有想过要办什么专业?”
  褚欣恪打电话回来问褚欣然时,褚欣然心里是有些犹豫的。她以前学过英语专业,也学过金融,至于这辈子要学什么,说实话,她是真没有仔细考虑过。
  何况年代不同,上辈子热门的专业,有些现在还没影呢。
  “现在计算机是热门,你要不要试试看?”
  褚欣恪的这个提议被欣然直接否定了,她知道互联网和计算机真正开始成为热潮是两千年后,中间这十多年的时间,都是在缓慢发展,而且她对这个专业完全不感兴趣。
  翻了两遍各大高校的录取信息后,欣然很快找到了自己颇感兴趣的专业。
  “我决定报新闻专业,我对新闻也挺感兴趣的。”
  她曾经有过在电视台工作的经历,说实话,那段经历并不愉快,刚毕业的她,看到了太多的虚假和尔虞我诈,让她对自己的价值观产生了怀疑。
  后来,在自己没有被环境同化之前,她毅然决然的离开了电视台,离开了其他人羡慕的工作岗位,开始重新去寻找她心目中能够实现她的理想和价值的工作。
  不过每一个领域都是有好有坏,她不能以偏概全,毕竟,还是有很多敢于说真话,敢于挑战恶势力的那群人,他们有理想,有勇气,还很有智慧,这也是她极为佩服的。
  “我想以后要是能成为一名记者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九十年代处于国家经济快速增长时期,诞生了数不清的“先富起来”的那一拨,有创业经验的欣然并不准备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做什么。
  她还年轻,没有资金也没有人脉,市场发展也不够成熟,她认为积累实力比盲目做点什么更加有利。
  她选择的这个专业家里都挺赞同的,女孩子嘛,踏踏实实更重要,也没有谁会想着让欣然作出什么成绩。


第十一章 
  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天,学校第一时间在校门口挂上了红条幅,“热烈庆祝我校褚欣然同学高考成绩荣获全市第一名”,“热烈庆祝我校八十六名同学达到本科分数线”。
  班主任也在第一时间打电话通知了褚欣然,接电话的是奶奶蒋爱明。
  “我是褚欣然的班主任,刚刚收到教育局发放的通知,欣然同学的高考成绩是632分,全市第一名!恭喜恭喜啊……”
  蒋爱明听了前半句就高兴的放下了电话,徒留班主任在电话另一头说了半天,也没有得到什么回应。
  对于这个高考成绩,褚欣然并不吃惊,这和她当时的估分是很接近的,至于“全市第一”这一点,也实在是没什么好值得骄傲的。
  这个消息很快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开了,家里的电话至此就没有停息过,不管是打出去的,还是打进来的,大家统统都在为欣然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
  大院的邻居们得到消息后也组团过来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凑在客厅里说话。
  “蒋阿姨,你家然然可是全市第一,整个省都排的上名次呢,学校连横幅都挂上了,好多路过的人看到了都在打听‘褚欣然’是谁呢。哎呦,然然这次可真是出人头地了,真是给我们大院争光。”
  “黄部长家的,还有李师长家的,听说这次都没考好,我都没敢去打听考了多少分。”
  “可不是嘛,说是过阵子直接进部队了,哎,看不上大学也只能这样,我们这样的人家,总不能把孩子送出去当学徒吧,还是得为他们的前程着想。”
  “都说今年的高考题目特别难,五百多分就能上重点了,然然能考六百多分,那就比别人多了将近一百分呢,这可真是不简单。”
  大家说来说去说的自然都是好话,欣然作为“主角”,听着也挺带劲,就是长时间坐着感觉也有些累。
  在考大学这一块,这时候高校还没有进行扩招,录取率是很低的,而今年的考题又很难,各校的分数线定的要比往年低一些。
  “我是特意来取经的,我女儿明年也要高考了,就想问问欣然她是怎么学习的?”
  “我们家然然啊,学习很用功的,每天都要学到半夜,一天也不懈怠,都是苦出来的,要想学习好,首先就得肯吃苦。”
  蒋爱明的回答挺正常的,还好没有说类似不用学成绩就好的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