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历代皇陵命运大揭秘之来龙去脉 >

第20章

历代皇陵命运大揭秘之来龙去脉-第20章

小说: 历代皇陵命运大揭秘之来龙去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帮助。1955年十月四日,当时新中国六位赫赫有名的人物:郭沫若、沈雁冰、吴晗、邓拓、范文澜和时任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的张苏联合向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递了一份《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习仲勋觉得事关重大,立即请示周恩来总理阅示。五天后,周总理批示:同意发掘。这四个字无疑宣布了长陵命运的结束,但是,长陵发掘委员会190

第61节:明成祖朱棣的长陵:这里埋藏着血腥

长陵平面图委员夏鼐与其学生赵其昌在长陵转了几天后,发现长陵的挖掘口并不好找。夏鼐就找到吴晗等人汇报情况,几经商讨下,大家决定先试掘朱高炽的献陵,积累经验再发掘长陵。朱高炽仅当了十个月皇帝就死了,死后葬入献陵。由于在位时间太短,其陵也不可能太大,由长陵的规制简化而来,仅有基本的建筑,可以说是长陵的精减版。用夏鼐的解释就是,试掘与发掘其实方法程序上完全一样,完工后整理材料没有什么不同,照样印出报告,只是没有很大把握时叫法谦虚一些而已。吴晗和夏鼐要挖献陵无非是想找到长陵的挖掘口,无疑,献陵成了一实验品。而这个实验无论成功与否,无论时间长短,长陵都在劫难逃。明成祖朱棣的长陵:这里埋藏着血腥191
来龙去脉可就在考古人员一心准备试掘献陵的时候,夏鼐和吴晗又改了主意。两人都认为,即使献陵挖掘开,意义也不大。他们把目光锁定在了明神宗的定陵上。吴、夏挖掘定陵的原因大概有两个:第一,定陵是十三陵中营建年代较晚的一个,地面建筑保存得比较完整,将来修复起来也容易些。第二,万历是明朝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个,做了四十八年皇帝,可能史料会多一些。这样的分析依据是,定陵与长陵在营造规制上不会有太大变化,确实可为以后发掘长陵积累经验。而作为明史专家的吴晗,当时力主发掘长陵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目的,就是希望掌握第一手史料。由此,长陵的命运线延长了。定陵的挖掘着实费了不少功夫,经过新中国大量人力与物力的投入,两年后,定陵现于人间。但是,让人遗憾的是,由于保护技术的欠缺与落后,定陵的文物一一损坏。当时,负责全国文物保护、考古发掘的郑振铎心急如焚,立即上书国务院,请求国家对皇陵的发掘之风遏止,周总理立即批示,以后不会再动皇陵一草一土。1959年,吴晗再次提醒周总理:我们是否要再发掘长陵?周总理问道:需要多少钱?大约要四十万。吴晗有些激动地回答。周总理没有说话,吴晗继续追问是否可以挖掘长陵。周总理沉思片刻,淡淡地回道:我对死人不感兴趣。仅仅八个字,就让长陵保存至今,也让陵寝的主人明成祖朱棣一直安睡到现在。由此看来,长陵是幸运的。明成祖生前杀人无数理应得到报应,所以才有乾隆想偷他的楠木,才有了吴晗想见见他的尸体。但他的确建立了无数功勋,苍天或许有感于此,让它几次三番地躲过了被挖之祸。192

第62节:明孝宗朱祐樘的泰陵:这里的风水很不好

如果从风水学的角度来讲,明朝第九位皇帝孝宗朱祐樘的泰陵绝对可以大书特书,但只能归到反面教材里去。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后来,所发生的事情和风水师的评判都能证明泰陵的风水绝对不好。事情也奇怪,自明孝宗朱祐樘后,明朝的国运就开始走了下坡路,并且一直走到底。难道帝王陵寝的风水真有这么神奇,对江山社稷真有这么大的影响吗?这里的风水很不好明孝宗朱祐樘的泰陵:
如果从风水学的角度来讲,明朝第九位皇帝孝宗朱祐樘的泰陵绝对可以大书特书,但只能归到反面教材里去。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后来,所发生的事情和风水师的评判都能证明泰陵的风水绝对不好。事情也奇怪,自明孝宗朱祐樘后,明朝的国运就开始走了下坡路,并且一直走到底。难道帝王陵寝的风水真有这么神奇,对江山社稷真有这么大的影响吗?朱祐樘其人
曾有人这样评论明朝的皇帝:明只一帝,太祖(朱元璋)是也。这种论调虽然有钦佩明太祖的成分,但不容置疑的是,明朝的皇帝被普通人所知的很少。就比如这位明孝宗,许多人对他生平事迹的了解就不多。所以,在进入正题前,我必须要谈一谈此人,只有了解了此人,我们才能知道明朝为什么自他而后一落千丈,永不崛起。明孝宗朱祐樘是明宪宗皇帝的大儿子,这位皇帝的童年并不美好,因为他母亲在有着蛇蝎之心的万贵妃的压迫下偷偷生下他,直到六岁时,他母亲才敢把他领出来与父亲宪宗皇帝相见。宪宗皇帝高兴得不得了,因为他当时没有子嗣,对于突然冒出来的这个儿子,他立即册立为太子,正位东宫。明朝中期的皇帝在没有成为皇帝时大多都苦大仇深,朱祐樘自然也不例外。他被册立为太子后,万贵妃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可这位女人大概由于做了太多的缺德事,就是不肯生下一男半女来。因为自己不能,所以对别人的能,她使出了最恶毒的手段。她不再对宪宗的私生活进行无理的干涉,让宪宗到各个妃子那里住宿,宪宗作为一个男人的能力不可小觑,于是,许多妃子都为他生下了孩子。万贵妃就天天在宪宗耳边说太子如何不好,让他改立其他皇子。女人让皇帝改立太子在明朝的历史屡见不鲜,而且都能起到作用。明宪宗于是也答应了万贵妃的请求。在做了诸多准备后,他在朝堂上宣布要废黜皇太子。但宪宗一朝的大臣却极力反对,他们据理力争,但这明孝宗朱祐樘的泰陵:这里的风水很不好195
来龙去脉丝毫不能动摇明宪宗换太子的决心。可朱祐樘注定了要当皇帝,正当宫中为改易太子的事争得不可开交时,象征着皇太子的泰山地区发生地震。此奇异天象一出,正好给了群臣一个借口,他们一致认为:上天已经示警了,如果改立太子,必将引起动乱。笃信佛教的明宪宗赶紧去拜太上老君,并坚信这就是上天示警,朱祐樘的地位这才稳定下来。十二年后,也就是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六日,朱祐樘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弘治。他即位之初,就着手改革弊政。由于他父亲在位时宠信佛道,致使许多社会无赖都冒充法师混进宫中,搞得朝廷乌烟瘴气。朱祐樘对此深恶痛绝,先对以方术、房中术进献父亲而得到宠幸的李孜省开刀。他将此人逮捕,并牵连出许多这类人渣,或杀或驱逐,使得文武百官弹冠相庆。紧接着,朱祐樘开始整顿吏制,将成化朝通过贿赂、溜须拍马发迹的官员一律撤换。内阁所谓的纸糊三阁老先后被请出内阁,他重新起用了一些在成化朝由于直言被贬的官吏,其中著明孝宗朱祐樘196
名的有王恕、怀恩、马文升等人,使得无论是朝中还是宫中都为之一新。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孝宗皇帝都是一个好皇帝。他常把阁臣召到文华殿,让大家共议大臣的章奏,写出批词后,自己再批改颁发。当时的阁臣李东阳对孝宗的夸赞溢于言表,他说:天顺以来,三十余年间,皇帝召见大臣,都只问上一二句话,而现在却是反复询问,讨论详明,真是前所未有啊!弘治十三年(1500年),大学士刘健上奏说,晚朝散归后,天色已黑,各处送来的文件往往积压内阁,来不及处理,如有四方灾情,各边报警等紧急事务,就有耽搁的可能。他建议皇帝对这种情况应该拿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来。孝宗皇帝便下令,除早、晚朝外,每日两次在平台召见有关大臣议事。平台召见这一新的朝参方式由此诞生了。另外,孝宗可能是历史上唯一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他非常喜欢自己的皇后张氏,终其一生没有临幸过其他嫔妃,而且对张氏一家都非常好。孝康敬皇后张氏,孝宗元配,本兴济人,都督同知封寿宁伯张峦女。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选为太子妃。孝宗即位后就册立其为皇后。武宗立,尊为皇太后。正德五年(1510年),上尊号慈寿皇太后。1541年八月八日去世,谥孝康端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十月九日葬泰陵。由于孝宗一朝削弱了太监乱政的现象,采取了一些发展经济、挽救危机的治国措施,缓和了社会山川自然之情,造化之妙,非人力所能为,天不可得而为之……《葬经翼》明孝宗朱祐樘的泰陵:这里的风水很不好197
来龙去脉矛盾,出现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时期,史称其时为弘治中兴。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七日,孝宗逝于乾清宫,享年三十六岁,谥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该年十月十九日葬入泰陵。明孝宗把明朝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这个阶段却是短暂又不稳定的。这缘于孝宗的宗教信仰,他虽然否定了父亲的宗教信仰,但自己也堕入其中,并不可自拔。朝堂的清明与安静不过是三两年的事情,他虽然在理政上勤奋不辍,但在信仰上也是孜孜以求。道士们照常出入宫廷,用各种手段为自己聚敛财富,与此同时,朝纲为之破坏。建造泰陵
泰陵是在明孝宗去世之后所建造的。他儿子明武宗即位后,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该怎样替老子选一个好地方。这种事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的确很难。武宗首先询问礼部左侍郎李杰和钦天监监副倪谦,两人对风水宝地都有不同的见解,自说自话。武宗拿不定主意,就找来司礼监太监戴义。他希望这位太监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可太监懂什么,他又转回头去找李杰和倪谦。三人在这个问题上破天荒地达成一致,他们找到武宗,对武宗说:您爷爷的茂陵西面有个叫施家台的地方,应该是个好地方。武宗就说,那你们去勘察一下吧。三人就当旅游一样来到了施家台,在那里逗留了几天后,回到皇宫,对武宗说,这个地方的确是风水宝地,这样的好地方只能建陵,依我们之见,先皇陛下陵寝就在那营建吧。武宗对风水一窍不通,他对臣下的工作努力状况也不是很清楚,就决定在施家台建造陵墓。当他把这一决定跟工部讲了后,右给事中许天锡摇头晃脑对武宗说,施家台这个地方是否是风水宝地并不是他们三人所能看得出来的。我建议派廷臣中精通风水术的人,前去复视一次。198

第63节:明孝宗朱祐樘的泰陵:这里的风水很不好

因为历来皇陵的选取都是走这一程序的。武宗觉得朝中懂风水的人就那三人,许天锡又摇头晃脑,说:他们三人知道个啥啊。我觉得如果朝中无人,不如去外面寻找。江西那地方盛产这号人,您可下一旨,广求术士,博访名山,一定要得主势之强,风气之聚,水土之深、穴法之正、力量之全,如宋儒朱熹所云,庶可安奉神灵,为国家祈天永命之助。武宗一听,心想,还需要去外面找风水先生吗,你许天锡就是这样的人。但许天锡只对建筑学有兴趣,虽然他说了一大套,可风水之学,他实在不懂。礼部得知了许天锡的建议后,也赞成。武宗只好又命太监扶安、李兴、覃观及礼部右侍郎王华等人,寻找风水先生,一同前往施家台看视。一行人带回来的报告是:施家台之地确为风水宝地,容不得半点怀疑。许天锡依然觉得施家台那地方并非是风水宝地,当然,他的觉得里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他对前去勘察的几个人看不顺眼,但随从的风水先生认为施家台就是个好地方,许天锡实在没有办法。这时是泰陵陵园平面图明孝宗朱祐樘的泰陵:这里的风水很不好199
来龙去脉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二十三日,距孝宗去世的五月初七已经过了十六天。弘治十八年(1505年)六月五日,武宗下令陵园正式兴工,并定陵名为泰陵。负责勘察陵址的太监李兴与新宁伯谭祐提督工程,五军都督府及三大营官军上万人供役,历时四月,玄宫落成,该年十月十九日午刻,武宗将孝宗葬入陵内。正德元年(1506年)三月二十二日,陵园的地面建筑也全部告成。《明武宗实录》对整个陵寝建筑的记载如下:金井宝山城、明楼、琉璃照壁各一所,圣号石碑一通,罗城周围为丈一百四十有二,一字门三座,香殿一座为室五,左右厢、纸炉各两座,宫门一座为室三,神厨、奉祀房、火房各一所,桥五座,神宫监、神马房、果园各一所。许天锡的阻挠在当时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他自己不懂实地风水,只是在纸上谈兵。我们不能否认许天锡的忠诚,在他看来,选择一风水宝地对大明江山的确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他的意思是,选取名山大川作为陵址。但他似乎忘了,明朝的陵墓都集中在今天的昌平一带,想要另辟一地作为皇陵,显然违背任何一位皇帝的意愿。皇帝们喜欢自己的陵墓与祖宗扎堆,传统道德这样要求,同时,他们也希望能得到祖宗的庇佑。许天锡虽然没有指出施家台不是风水宝地,但后来的事情证明,这块地方的确不能让做皇帝的放心。意外:金井出水
应该说,泰陵的营建要比别的皇帝的陵墓简朴许多,因为只用了十个多月的时间,就建成了。但就在这十个月时间里,却发生了一件让后人津津乐道却也扼腕长叹的事。当泰陵营建中在开挖玄宫金井时,有一股泉水喷涌而出。目击者声称:水孔如巨杯,仰喷不止。在古代的风水观念中,金井出水,被视200
盖古有寻龙之伎术,而无造龙之匠工。功高大禹,导洪水必因山川。《管氏地理指蒙》
为不祥。所谓金井就是放置皇帝棺材的地方,试想,在这个地方挖出水来肯定不是好事。棺材放在那里,下面不断有水冲击,里面躺着的人含多少金子也得被水泡烂不可。泉水始终止不住,但由于在建造前就已经规划好了一切,所以金井的位置必要在此处。当时,吏部主事杨子器来察探工程进程,并且发现了这一不祥的情形,他立即将这件事报告给了武宗。并且提出,如果还不能止住水,只能改址。武宗把这一奏章又交给了督工太监李兴,李兴大为恼火。首先,修陵是他一手在策划;其次,趁着修陵,他可以大捞一笔。如果迁陵址,他不但不能再担当修陵的主管,还会因此而遭到皇帝的斥责。泰陵神道东侧翼马、华表明孝宗朱祐樘的泰陵:这里的风水很不好201
来龙去脉狗拿耗子是多管闲事,李太监就是这样将杨子器定性的。他找到同样在陵址监工的工部左侍郎李金遂,先把杨子器痛骂一顿,接着就抱怨工地生活之苦。李侍郎当然也希望陵寝尽快完成,自己回京城享福。对杨子器这只捉耗子的狗也很讨厌,两人就派人偷偷堵住泉眼,并且上疏说杨子器诽谤狂妄。明武宗不相信杨子器,但绝对相信李兴。因为这个太监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很合自己心意,于是,他不问青红皂白,下令将杨子器关进了锦衣卫大狱。朝中的其他官员都不是瞎子,李兴在明孝宗时就是搬弄是非的好手,况且,知道金井出水的官员又不止杨子器一个。但是,除了杨子器外,其他知情官员都成了瞎子和哑巴。他们不但不敢提金井出水一事,更不敢为杨子器分辩求情。正在这个时候,有个新被起用的知县莆田人邱泰进京汇报工作,他闻听京城对这件事的议论,就上疏武宗说:子器此奏甚有益,盖泰陵有水,通国皆云。使此时不言,万一梓宫葬后有言者,欲开则泄气,不开则抱恨终天。今视水有无,此疑可释。武宗就像个狗屁不懂的小孩子听到大人讲了一个浅显的道理一样,立即命司礼监太监萧敬押解杨子器前往泰陵,一同察看验证。在狱中待了许多天的杨子器对这一喜事依旧愁眉苦脸,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进监狱,是因为太监李兴。他现在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