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工科女之水穷云起-第1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患摹V劣谠侔颜馊Ы鞴榈揭恼氏拢M跻晕庋岽蟠蟮拇碳の境偌蠛臀境僖濉�
此时,燕京城之战最是紧要的关头,要是让尉迟义以为如果没有仗打的时候,顺昌皇帝也会跟宣德皇帝那般,将他一脚踢开来,只怕到时候真得会举兵谋反了。
再说,如果把京城内外所有的军队都统归尹凯调配,也不符合皇家的利益,让尹凯一人大权独揽,谁又能担保尹凯不会有不轨之心呢?若是那样,还不如将这些禁军遣送回原地呢。
顺昌皇帝思忖了良久,最终还是觉得自己叔叔的话有道理,毕竟是一家人,总要比外人信得过。
所以从内室里出来的时候,顺昌皇帝马上又对尹凯进行了一番安抚,却是只字不再提处罚鲁阳军和刘大头的事情,这令尹凯十分得心冷,他告诫着顺昌和郑王,一味的姑息只能是事得其反,到时候肯定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最终,在尹凯的执意之下,顺昌皇帝还是下达了一个将刘大头降职留用的诏令,这个诏令可以说是不痛不痒,越发得令尹凯烦闷。
尹凯忽然明白过来,在他大权在握的时候,他也成为了顺昌皇帝所猜疑的对象。顺昌皇帝对于郑王的信任,绝对是要比对他信任得多,毕竟人家可是一家人。
想到这里的时候,尹凯也便闭上了嘴巴。
离开了皇宫,郑王还亲热的要请尹凯往府中喝酒,但是一想到上一次在郑王府,被如今的郑王妃尉迟智所整出的那幕丑剧之后,尹凯果断得回绝了。
仿佛是知道尹凯在想些什么,郑王又好言劝慰着,尹凯只当作没有听到,径直而去。
尹凯的傲慢,自然也激起了郑王的反感来,他看着尹凯离去的背影,心里面却不以为然,对于他来说,如今他掌管的城外三支禁军,就是他的资本,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不服从他命令的禁军将领们,也终将会如如今的刘大头这样,对他俯首贴耳。
当然,郑王也十分清楚,这个刘大头之所以现在对他这么听说,要说的话,还应该是尹凯的功劳。
刘大头在郑王府中忐忑不安地等待着消息,当看到郑王回来告诉他,一切已经过去,而他也只是被皇帝降职,并没有被收回领兵之权的时候,这令刘大头有些大喜过望。
当然,郑王也在这个时候,顺便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无非是要让刘大头知道好歹,他特意地告诉刘大头:“今天在宫里,孤可是替你说了很多的好话,无奈尹凯紧咬不放,必要致你于死地,所以能够有这样的结果,也算是陛下看在了孤的薄面上,若是以后你再干这种无法无天的事情,到时孤可没有这么大的面子了!”
“多谢郑王千岁,不会再有下次了,等我回到军中,一定对属下严加管束,一切听凭郑王殿下的差遣。”刘大头信誓旦旦着。
郑王就是要等他的这种表忠心的话,当下点着头,又不由得贬损着道:“孤就是觉得奇怪了,你一千人马,竟然奈何不得太平寨商队那五十多人,也难怪会被尹凯抓到。只是尹凯赶到杏花镇,这个距离也不短呀,你的人就这么笨吗?就算是知道了太平寨难啃,也应该早作安排,再增加两三千人过来,等到尹凯赶到的时候,你们也应该把太平寨的那伙人踏平了!嘿嘿,看来,刘将军还需要以后多加操练才是,不可自以为是!”
“诺!”刘大头恭敬地说着,又客气一番,这才告退而出。
但是,在回军营的路上,刘大头也在想着郑王的疑惑,按道理来说,在牛大嘴那一千人无法拿下对后的情况之下 ,他还派出了以张玉彪为首的三千援军,为何自始至终,都没有见到张玉彪出兵呢?整个战场上,他那支援军,就好你是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一样。
若是再退一万步来讲,尹凯带着的也不过是三四千人马,如果张玉彪的三千人马也在现场,便拼得一死,与尹凯的部队也是旗鼓相当的,到时候还不知道鹿死谁手,也不至于牛大嘴被尹凯斩首,然后他手下的人尽数做了尹凯的俘虏,把这件事一下子捅到了朝堂之上,公于之众,令他成了众矢之的。
一想到了张玉彪,他便又想到了这些日子以来,张玉彪的种种不是,他的确没有兑现当初对张玉彪的诺言,也从别人那里听说了张玉彪有意要脱离鲁阳军,另谋他就的事情,他也知道张玉彪是个人材,算是他们鲁阳军中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材。
在昨天晚上的时候,有人向他报告说张玉彪私自出营往京城中去了,当时他也没有当成一回事,毕竟是他亲信,难道人家传言的当真?不会是他往京中见尹凯了吧?
一想到这些,刘大头便有些不寒而栗,以张玉彪的才华,只在自己之上,并不在自己之下,说不定他早就已经是尹凯的人了。
所以,回到军营之后,刘大头马上将张玉彪的副校叫到帐中,向他询问着白天的情况,这个副校也没有隐瞒,如实地向他告之了当时的情况,当知道张玉彪果然是见死不救的时候,刘大头不由得火冒三丈,以议事为名,将张玉彪叫到了主帐之中,等张玉彪刚刚进来,便被事先埋伏在帐中的侍卫们一拥而上,将之按倒在地,接着马上五花大绑了起来。
张玉彪知道刘大头终于怀疑到了自己,此时反而平静了下来。
第1卷 巍巍太行 第429章 和约(四)
第429章 和约(四)
张玉彪被刘大头关押了起来,连一个辩解的机会都没有给他,这不由得令他万分得寒心。
直到第二天晚上的时候,守卫的卫兵给他送来的晚饭里有酒也有肉,他知道自己的末日就要到了,刘大头果然是一个翻脸不认人的人。
从卫兵的嘴里,张玉彪得知了刘大头要杀自己的决心,根本无念自己有功于他。
他知道刘大头之所以要他死的原因,并非真得是他没有及时的出兵增援牛大嘴,那也只不过是一个借口,而真正的原因是刘大头的自私。
对于刘大头来说,既然不能够为自己所用,那么就干脆毁灭,谁也别想要得到。
他已然让刘大头察觉出了自己想要离开鲁阳军的想法,这才是他真正要被刘大头处决的原因。
张玉彪却也十分冷静,此时是在牢房里,他的绑绳已然松开来,他可以尽情地、随心所欲地吃着大口的肉,喝着大口的酒,作出不急不慌的样子,毕竟就算是要行刑,也要等到明天白天,他还有一个晚上的功夫,可以回忆自己的并不算长的人生之路。
一大坛子酒罐进了嘴里,张玉彪顺势将碗摔到地上,立即碎成了两块。
卫兵们都十分同情这个校尉,也只是叹了一口气,便没有再在旁边盯视,随手关上了牢门出去了。
张玉彪看看没有了动静,从地上捡起了一个瓷碗的碎片,插到了牢房的土坯砖里,使劲一挖,便挖掉了一大块来。
由于鲁阳军的驻地是临时驻地,他们盖的营房也都是用土坯砌垒的,根本就没有用青砖,所以这也便给张玉彪带来了可趁之机。
靠着瓷碗的瓦片,张玉彪先是挖开了两块土坯砖,然后再小心地将附近的砖晃松,一块块地摇下来,花了一晚上的时间,将这个牢房的墙挖开了一个可以容得一人通过的洞。
天刚刚亮的时候,他终于从洞里爬将出来,又一次得到了自由。
只是,此时还身在鲁阳军的军营之中,他不敢有丝毫的大意,蹑影潜踪来到寨墙边,翻墙而过,却也在这个时候,那些卫兵发现了牢房里的人逃走了,追了出来。
张玉彪落荒而逃,但是两条腿却跑不过后面紧追而来的十几匹马的马蹄,他最终被追兵围堵到了黄河大堤上,离着河岸还有一百步远,就算是他想要一头跳进黄河里,都不可能。
却也正在张玉彪心中暗呼着“我命休矣”之时,却见河堤的柳林里出来了一老一小两个人,那个老者不知何时手中便多了一把刀,如旋风一样在人群中晃动着,转眼间,这十多个追上来的骑手,尽皆身首两处,死在了血泊之中。
张玉彪对于这突然而现的变化,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合不拢来,诧异地看着这个老者向自己走过来。
“爷爷,他是好人!”后面一个五六岁大的孩子跑过来拦在了老者的面前。
老者呵呵笑着,点头道:“我知道他是好人。”
到这个时候,张玉彪才如同大梦初醒一般,连忙俯身拜倒,向着这个老者相谢着救命之恩。
“你也不用谢我,是我这孙儿要我救你的。”老者道。
张玉彪又看了看那个孩子,却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他并不知道,这两个人正是许子煜与欧阳秋山。
那日子煜在见到了自己的舅舅许八郎之后,便被欧阳秋山飞快地带走了,生怕他会被许八郎认出来。
但是,子煜开始哭闹起来,好不容易见到了自己的亲人,他当然不愿意就此罢休。
无奈之下,欧阳秋山只得答应子煜,在暗中带着他再去看一下许八郎。谁知他们便这样又看到了太平寨被鲁阳军扮匪打劫的那一幕,只是令欧阳秋山没有想到的是,许八郎靠着他们的火枪,竟然五十多个人就击败了对手几百号人。
原本欧阳秋山准备带着子煜一走了之的,谁知又这么巧,恰恰被他们听到了尉迟俭与尉迟德昌之间的谈话。实际上,鲁阳军第一次扮匪去打劫太平寨商队,是尉迟德昌的把戏,目的无非是要看一看太平寨商队到底有多大的战斗能力。
在知道尉迟俭有可能会害自己的舅舅之时,子煜恳求着欧阳秋山能够在暗中保护舅舅的安全,并且答应他,只要等舅舅安全了,他就会真心实意地跟着他去终南山修行。
有了子煜的保证,欧阳秋山便带着他尾随太平寨的商队,以保护许八郎的性命安全。却也因此,他们顺利地摆脱了万商会和尉迟礼派出的人的追踪,那些人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这两个人又跟着太平寨商队回到了开封城。
许八郎和万商会在开封城的十几天里,欧阳秋山和子煜都是知道,尤其是他们躲在高升高栈的屋顶之上,听到了张玉彪跑来送信的那一节,也便认识了张玉彪。
当天晚上的时候,他们便来又潜入了鲁阳军的军营,对于刘大头的所有排布尽皆了解。不过,因为事先已经知道了许八郎和尹凯定计,所以在后面战斗发生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出现。
实际上,他们一直也在高坡的树上,就在张玉彪的身边,如果张玉彪真得下令去增援牛大嘴的话,他肯定会被欧阳秋山斩杀,但是听着张玉彪的声音,欧阳秋山已然判断出来,他就是许八郎的内弟了。
欧阳秋山与子煜一直暗中跟着许八郎,看着他们顺利地离开了开封地界,这才准备回转终南山,但是欧阳秋山凭着经验,认定张玉彪一定会被刘大头发现,肯定会受到责罚,很有可能会掉头,这又引来了许子煜地关切,非要欧阳秋山再救张玉彪一次,也算是他对自己舅舅的帮助。
无奈之下,欧阳秋山只得回转了鲁阳军的军营,也便是刚刚在这边的树林中休息了片刻,便遇上了张玉彪出逃被围的事情来。
当然,这些过往,张玉彪又无从知道,只知道面前的这位老者,肯定是一个世外高人,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
虽然不知道面前的这个孩子为什么要救自己,张玉彪还是很有礼貌地向着子煜作了一个揖,道:“多谢小兄弟的仗义相助!”
子煜看了看他,道:“你是我舅妈的弟弟,咱们是一家人。”
“舅妈?”张玉彪有些丈二和尚摸不到头。
欧阳秋山却生怕他看出什么来,道:“小孩子看着你觉得亲近,所以才会救你,你莫要多心!”
“诺!”张玉彪客气地答应着,又是一躬身。
子煜道:“爷爷,他都向你行了三个礼了,你怎么也要教他一招,别让他再被那些坏人抓到了!”
欧阳秋山皱了皱眉,苦笑了一声,道:“好吧,既然是你这个小祖宗又开口,爷爷怎么也不能驳了你的面子!”说着,对着张玉彪道:“去捡一把刀来,我教你一招凤鸣岐山,足够你保命的!”
张玉彪不由得大喜,知道自己今天遇到的是高人,忙从地上捡起了一把制式的横刀,握在手中,按照老者所教的步伐和刀式,一招九式一一演练过来。
大约一个多时辰过去,看看张玉彪也基本学得差不多了,所缺不过是熟练与对敌的经验了,老者哈哈一笑,转身抱起孩子,又钻进了河岸的树林之中。
清晨的河边,正是朝雾升腾起来的时候,张玉彪正练得起劲,一转头,已然看不到那一老一少的人影了。
第1卷 巍巍太行 第430章 和约(五)
第430章 和约(五)
张玉彪不敢在黄河边上多作停留,生怕会被随后赶来的鲁阳军的追兵再次围住,他从那些被欧阳秋山杀死的追踪者所遗留下的马匹里,挑选了两匹相对来说最为健壮的马,采用双马轮换交替的方式,沿着官道向洛阳的方向疾驰,当天下午的时候,便赶到了孟津渡。
从孟津渡过了黄河,张玉彪依然一路狂奔,竟然赶在了天黑之前,来到了太平寨的寨门之前。
此时,许八郎带着太平寨的商队也才刚刚回到寨里,屁股还没有坐热,便听到外面有人禀报着,有一个自称叫作张玉彪的人要求见他。
许八郎不由一怔,连忙带着张玉虎和杨炼往到寨子的大门口,果然看到了自己的这个内弟,这令他和张玉虎都有些喜出望外,也顾不得多问,连忙将他迎进了大寨之中。
带着张玉彪回到寨子里,张玉虎早就派人前去通知自己的父母和妹妹,等他们到达了寨子的偏厅坐下,张全与张大娘,以及怀里抱着许八郎的儿子的张玉梅,一起赶了过来,许云起也带着子洛前来迎接自己的弟弟,颜毅也陪着她过来。
当张全夫妇看到小儿子也来到了太平寨,并且就站在他们的面前之时,不由得抱着这个儿子痛哭起来。
一时间,整个偏厅里只剩下了张家的人又是哭,又是笑地尽情宣泄着,便是许云起在边上看着,也不由得有些感动,她知道,在这种乱世之中,悲欢离合已然成为了人们挥之不去的梦魇,如张家这般,在经过了多年的分离之后,一家人还能够重新团聚的,却是少之又少。
良久之后,张家的人才从如梦般的幸福中转醒过来,看到边上的许八郎和许云起等人,对着他们笑着,他们这才觉得自己是失态,便是连张全也不好意思起来,忽然想到,自己不过是东村的一个小村长,而这里却是太平寨的主脑会议的地方。
张玉梅拉着父母和张玉彪去了飞龙堂,如今那里是她和许八郎的家,她们要在那里做一顿好饭好菜,来迎接自己最小的弟弟。
在张家的人走之后,许八郎和杨炼、张玉虎简要地向许云起讲述了他们在京城开封的经历,说到最后的时候,许八郎特意看了看颜毅,提到了尹凯。
“这一次,要是没有尹凯大哥的帮助,我们真得很难脱身!”许八郎认真地道,同时又对着颜毅道:“颜大哥,他还让我代他向你问好呢!”
颜毅一阵得沉默,要说的话,他和尹凯当初都是捧日军里的的人,他是主将,尹凯是副将,只是如今他已然成为了大楚国的国贼,而尹凯却成为了大楚国的护国将军,这